可大牛二牛却不是很高兴。
明明这是他俩的娘,当儿子的没能耐让亲娘过上好日子,还得让亲娘上辈子的儿子来养,一养还是一大家子,就算对方不在意,他们心里也十分过意不去。
就算杨冬燕一直说,那俩出钱你俩出力,可两个傻子啊,心里还是很难受。
娘有别的儿子了,光看这供的东西,就知道娘上辈子的儿子很出息,再看看自己……
大过节的,大牛二牛喝着香甜的腊八粥,却是味同嚼蜡,满脑子都是挣钱养家让亲娘过上好日子。
可话说回来,咋样才能挣上钱呢?
这个问题就问得很好,杨冬燕也不知道。
老王爷战功赫赫,那些年不知道得了先帝多少赏赐。当然,他本身的俸禄也不少,别看如今天下太平,文官的地位渐渐起来了。可要知道,在那些年九州大地狼烟四起之时,武将才是最吃香的,地位远超文官。
永平王府啊,就不差钱!
当然,作为一个王府,毕竟不是那等需要大笔流动资金的商贾之家,多数还是各种产业,而非实打实的现钱。
确切的说,杨冬燕并不是完全不知道怎么挣钱,只是她知道的法子,眼下一个也用不上。
像置办临街商铺,或是派下人管理,或是干脆赁出去吃租子。再譬如置办田产,尤其是南边上等的好田,一年能收两回粮,一置办就是一整个庄子,几百亩甚至上千亩的肥田。除了种粮食,还能养家禽家畜……
关键是,这些挣钱的法子,眼下哪个用得上啊?一个都不成!
田倒是可以置办一些,那也得大牛二牛年后出门再“发财”回来再说。
愁死个人了。
杨冬燕愁的是怎么将手里的钱过了明路,毕竟总不能真的每回出去一趟就发一回财。大牛二牛也愁啊,他俩都想回到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