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页

看到放在自个儿面前冒着热气的鸡蛋茶和大肉包子,萝卜和土豆还真就忍不住,想着就如同方氏说的那样,他俩啥样儿没叫二奶奶和婶儿瞧见过?当下,对视了一眼后,他俩伸手拿了包子,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自家人就是这点好,口味都是差不多的,且完全不用担心待客不周啥的。

其实,杨冬燕的感触还不算深,她自诩上辈子是堂堂郡王妃,见多识广不说,连皇宫都去了不止一次,至于其他的勋贵们,平常更是没少见。因此,就算别人真认为她是个乡下婆子,她也拥有着绝对的自信。

可方氏不行。

自家腾飞得太快了,搁在前几年,还在为了那一口吃的欢呼雀跃。旁的不说,小杨氏怀猪崽的时候,还跟杨冬燕谈条件,说要每天吃一个蛋,喝两碗稠粥,为此她甚至生了一肚子气,心里特别不平衡。

结果呢?

才过了没多久,自家先是盖了六大间的青砖大瓦房,接着又搬到了邻县县城里,住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一进院落,吃的方面更不用说了,当真是想吃口啥就吃口啥。

后来,更是没等她过够县城的日子,儿子争气考上了秀才,全家都跟着搬到了省城……

哎哟这个日子啊,真就跟做梦似的。

可正因为如此,老魏家的底蕴太少了,就不说窝头的同窗会看不起了,哪怕是相邻的街坊们,偶尔看向方氏的眼神里都带着鄙夷。方氏倒是很想硬气起来,可她真的不行,以前在县城里的时候,她还能自我安慰,你们牛气啥呢?我家老太太上辈子还是县太爷的老娘呢!

然而,如今他们家在省城了,县太爷……

方氏就觉得,自己大概要保持很长时间的没底气了。

大概也就只有面对老家来人时,她又恢复了当初在村里的豪爽做派。

对了,先前让几个后生往南田村的秀才和杨家送粮食时,杨冬燕也吩咐了给方家一份,方氏还托人将自己攒下的几个私房钱一并送过去。

眼下自家的日子过得好了,真的会忍不住惦记娘家的。

这会儿,见到了萝卜和土豆,方氏就忍不住询问起了村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