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年仅十三岁。
刘修很是惊讶:“我有一弟,比你大了四岁,今年科举却是以落榜告终的。”
但凡知晓他身份之人,自是立马就明白了他说的是谁。不就是永平王府那混世魔王吗?不过,刘侾的问题可不是在于能不能考上举人,要不是因为出身高贵免考了童生试,搞不好连个秀才功名都没有。
不过,等刘修略一考校,便知这最年轻的举人老爷,真要说才华的话,却也只是平平。
自是在众多举人之中,表现平平。
刘修略一思索就明白了,哪怕这人真当是才华横溢,也不一定能让众多学子心服口服。说白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人家就是不服气,你又能如何?
反而像这位魏姓举人这般,才华虽一般,却胜在年岁尚小,其他举人之中好几个家里的孩子都比他大了,对他自是百般宽容。
再便是青云书院这边,几位老先生考校之后,便明白这孩子应当是通不过来年会试的,正力邀他留在青云书院念书,以搏下一届的会试。
刘修:……
他要到处托人情卖脸面,才能将自家混账小堂弟塞进来。
再看看人家→_→
第105章
刘修真就是那种, 担着堂哥的名儿操着当父母的心。这也不怪他,谁叫永平王府诸多子嗣里头,只他和刘侾是自幼养在老太太跟前的?名为堂兄弟, 却也跟亲兄弟无疑了。
再便是,刘修自个儿嫡亲弟弟, 也是个能文能武的, 最是省心的那一种,倒是也有不争气的,可那却是庶出了。他便是再怎么爱操心,也犯不着将心事花在庶弟身上。
倒是小堂弟刘侾,幼时又多受宠,长大就有多可怜。少不得多花些心事在他身上,哪怕不为旁的,单就是让老太太在地底下能够安心,也算是值得了。
青云书院里,勋贵子弟着实不少, 毕竟国子监、太学那头的入学门槛实在是太高了, 便是勋贵出身, 也没得将家里的子嗣一股脑的往里头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