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页

这里头并不包括刘韵。

假如刘韵喊的是老太太,那杨冬燕还不会这般惊讶,可她方才分明是喊了老祖宗的。

“老祖宗千万不要怪罪我娘,这事儿是我自个儿猜到的,并非她告诉我的。”刘韵一脸歉意的垂着头道,“另外我想求老祖宗的事儿,就是希望您得空来我府上瞧一瞧徐老太君。”

对刘韵能猜到这个事儿,杨冬燕也不是那么惊讶的,旁的不说,以刘韵对她爹娘的了解来看,这莫名其妙的认干娘本来就有问题,外人会以为是永平王府的人疯了,她肯定不会这么想的。而但凡心里起了疑,留神细心观察的话,想要找到蛛丝马迹就太容易了。

说白了,杨冬燕不过是仗着多数人想不到那一层上头去。

因此,她很快就回到了问题本身:“徐老太君……她又犯糊涂了?”

刘韵轻轻的点了点头,迟疑了一瞬才道:“她这阵子不是很好。应该说,从去岁冬末开始,她清醒的时候就愈发少了。这阵子,不知怎的,徐老太君一直念叨着您。”

杨冬燕啧啧两声:“这倒是稀罕了,她念叨我干啥?”

别看俩人当初的交情不浅,但问题是,勋贵人家的老太太其实没那么多时间相聚的。道理也简单,她们不太出门,而让对方上门探望,一两次尚可,次数多了主动上门的那位就显得掉价了。

假如是永平王府的门第高,那兴许当初在杨冬燕缠绵病榻后,徐老太君还是会时常登门的。但实际情况却是正好相反,也因此哪怕是在上辈子那会儿,她俩一年到头也见不到一回的。

本来只是个简单的问题,不想刘韵听着却面露难色。

杨冬燕其实不太了解这个孙女,上辈子她咽气的时候,刘韵大概也就如今小小妹这般大小,看得出来啥呢?这辈子等她跟儿子们相认时,刘韵又差不多要嫁出去了。

看她一脸的为难,杨冬燕大概猜到……不是什么好话?

“你说,有话直说,是不是你那个奶奶婆骂我了?”

刘韵被这般直白的说法给惊了一下,随后忙摆手解释:“并非如此,只是惦记着老祖宗您的身子骨,说想去王府探病。”

这不瞎扯淡吗?

安平王府不可能让身子骨和脑子都已经垮掉的徐老太君出门的。再说了,永平王府又要从哪里变出一个病入膏肓的杨老太君供人探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