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茂行眸子也垂了下来:“祖父英雄一世,只是限于出身,从未想过内宅里的事,也不是那般简单的,也难怪外头许多富贵了几百年的世家眼里,提起齐侯府,还只如泥腿子一般。”
这个苏磬音倒是知道,她许久之前,便听苏老爷子讲过古,祖父的水平,讲起史来,那是又清晰又生动,当初圣太-祖起事,跟随最早的,出身都低微些,便如齐老侯爷这般,打开头只是一个打铁的铁匠,但是越往后走,投奔来的臣下们出身便也越来越高。
民间戏文里说的四公八侯,七十二将,其中,出身最差的,杀猪屠狗之辈也有,可若要说有根基的——
这么说吧,几百年的传承都算是少的,传的最久的,前朝的前朝还在的时候,人家家里便已是数得着的权贵官宦了。
真正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族,
这样的人家,看不起贫苦出省的同僚,自然也很是寻常,而当真轮起来,虽说如老侯爷这般的泥腿子,才是陪着太-祖爷一路走过来的老臣,但是当真到了开朝治天下的时候,不论地位还是能力,他们却是一日日的落到半道跟上来的同僚后头。
“祖父祖母当初只叫父亲读书,想来多少也与这事有关,虽是武将得来的天下,天下太平之后,武将终究是不如文臣的。”提起这事来,齐茂行的面上也难免有些落寞。
苏磬音闻言却只是摇了摇头:“祖父当初便与我说过,居安思危、处平备乱,不论什么时候,武将兵士,才是这天下的底气与屏障。”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罢了,若只是一味眼热旁人的风光,却连自个的根本都忘了,那才是舍本逐末。”
她并非全然安慰齐茂行,而是当真就是这么想。
天下太平之后,渐渐叫后辈子弟转到文路上,这话说的没错,可那也得一步步来啊。
人家世家里在读书上头是什么样的根基底蕴,齐侯府呢?
公爹齐侯爷就别说了,说白了,一事无成的清谈文人罢了,即便是已经很“上进”的大少爷,一个十七岁的秀才举人,莫说那等延绵几百年的世家了,就算在她苏家,也就是差强人意罢了,都算不到后辈里出挑的那一拨。
老太太老侯爷这也有些太着急了,要转的道路还一点头绪没有呢,自个的根基都是先撒手撂了个干净,哪里有这样的道理?
得了苏磬音这样的回答,齐茂行的眼神也亮了起来:“你也是这么想吗?我也是从小便觉着有些不对,只是却不如苏老爷子说的清楚。”
“其实天下太平这话说的也不对,境内虽太平,可边疆戎人却是从太-祖之时,便已是心腹大患,开朝之时天下初定,要生养休息,不宜在大动干戈,当今陛下又天性仁善,又不愿动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