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有什么难的,山上就有,哦对了,现在可以去山上摘野菜了,”唐绾说着要披衣服起身,“我得去喊杏花姐,明儿早起去。”
秦斯别的野菜不知道,清明前后的香椿倒是知道,“那我跟你一起去。”
“相公念书是正经,野菜又不是漫山遍野都有,我和杏花姐去就够,相公你们去不认识反倒添乱呢。”唐绾匆匆下炕出去。
秦斯不服气地嘀咕,“我认识香椿呢。”
其实他也不是特别认识,但他对香椿那个味特别敏感,一闻就想吐,可偏偏香椿是个好东西。
第二天早起,天刚蒙蒙亮,唐绾和杏花就背着竹篓出发,村里不少妇人小孩跟她们一样想去找野菜。
毕竟这一茬菜到城里能卖不少钱。
唐绾还碰到了梁阿姐带着英娘,几个人一起去山里寻摸。
“从这会儿开始你们就能往竹林子那边跑跑看看了,该出笋了。”梁阿姐嘱咐道。
唐绾笑,“相公正好还要做点竹罐子,那正好我天天去看一眼。”
“秦相公要竹罐子做啥?哦做笔筒啊?”杏花一边砍掉路上的枝子一边问。
“相公会拔火罐,得要竹罐子。”唐绾说起来还有些得意。
相公真厉害,什么都会。
梁阿姐惊喜,“真的呀?这可是门手艺,要我说,老秦家是搂着金子当破烂,秦相公识文断字有学问,又会做吃食,还懂得庄稼施肥的事,现在还能拔火罐,全能呀。”
“相公自然是好的,不过现在还没到看收成的季节,连相公自己都有点担心施肥得行不行。”唐绾稍微给自家人谦虚了一下。
杏花在一边帮腔,“我看没啥问题,这会儿庄稼都都等着抽节拔穗,你们家那地里一看就比别家的好,我看再过半个月再长长,就得有人去问唐叔了。”
几个人先聊着在山上忙到日头高升,才各自背着满满一篓子野菜回家。
回到家,秦斯已经做好早饭,给唐绾留在锅里,等唐绾吃完,就和秦光伟带着卤味去城里卖。
今天不是大集,食肆那边有杏花一个人忙足够,中午的时候唐老大会过去看看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