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紫烟需要的是合作者,又不是真需要一尊供着的菩萨。只要杨大人证明,面对青楼这样的顶级消金窟和美人窝,自己有足够坚韧的心性,面对诱惑,心中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而且能够忽略自己的需要,坚持一直什么都不做!对任紫烟来说,这个人就能用!
所以,其实这算是一个阳谋,因为显然杨大人也明白这个道理。
但是其实这难就难在,很多人即便明白有些事情不能做,但是面对那金钱美女的强大的诱惑,一般人还是把持不住!
而另一边,青晏的感慨和崇拜还在继续:“虽然杨大人住的那地方坏境有些乱但是我每次去给杨大人送东西,杨大人几乎都是面色平和的正在拿着一本书籍阅读!真是好修养!好德行啊!”
而青晏在花式夸杨大人的那个当口,他却不知道的是:等到杨继伦从青楼离开,后来又回到吴国朝堂,并在宰相的位置上做到了寿终正寝的那一天。
而在未来,在杨继伦的后半生的岁月里,原本不信鬼神的杨大人,却莫名其妙的多了一个喜欢参禅礼佛的习惯。而几乎每年的同一时间,他都会固定在安平城里最大的皇家寺庙,小住半个月。而这个习惯最后竟一直保持到了他离开人世。
而因为这个习惯,有很多人问过杨大人为何要每年住在寺庙里。而当每每有人问起,杨大人都是浅笑着摇摇头不回话,就连他身边最亲近的人,这其中也包括妻子儿子等人,却都没有得到过杨大人的答案。
对于此,世上之人众说纷纭。各种猜测和杜撰有很多,甚至后世野史都在猜,这位历史上有名的“贤相”,这个古怪的习惯是因为什么。
说什么的都有,有说杨大人为国祈求神佛赐福,国泰民安的,有说杨丞相表面清廉,其实是将财富藏在那庙里的,有人写话本子,内容是关于一朝贤相和私生子小和尚的故事的
说什么的都有,杨继伦却从来不正面回应,也从来不去管那些猜测,即便那些猜测里面,有的极其离谱。
只有杨大人自己知道,自从在青楼那个地方住了几日后,杨大人其实是烙下了一些小小的心理阴影,因此执着于参禅礼佛,也不过是简单想要寻找内心的平静罢了!
当然,杨大人的这个习惯,这些都已经是后话了。
我们还是先转过头来,且说当下。
任紫烟将谋逆的要犯从天牢里带出来,这本是天大的罪责。
但是她不但没安排杨继伦和放人的马骥以及相关人撤离安平城,甚至还手段随意,略显粗糙的,将杨继伦特别抓马的随便仍在青楼里,随意的躲躲。
这当然不是因为任紫烟特别狂妄或者特别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