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今年怎的才收来这么一点荔枝干和桂圆干?”双县一专门售卖果干的铺子里,商者很是疑惑的询问店里伙计。

说起这荔枝和桂圆,整个益州也属双县的产量是最多的。

而这家商铺在双县的生意其实很一般,但却在此地开办了数十年,挣的银钱也不少,便是靠着收购荔枝干和桂圆干。

这两样本地卖得便宜,可是只要出了双县,便马上变得值钱。

“怎么了?为何不答话?”商者等半天都没能等来伙计的回话,反倒瞧着对方一脸欲言又止的为难模样。

伙计叹气:“今年怕是收不来多少荔枝干和桂圆干了。”

商者大为不解:“为何?”

伙计面露犹豫:“我听闻,言道那位林大郎出钱给一村村民,让他们正大肆收购……”

“他怎的又来收购这些了!”商者顿时又惊又怒。

不怪商者这般愤怒了。

要知晓林立文前些日子教授村民们制作各种果干和蜜饯,还出钱给他们开办了大规模的作坊。便使得双县这边的老百姓,都把自家的果子售卖给了那边。

因为作坊按照林立文的吩咐,村子里收购果子的价格都还不错,态度又友好。老百姓又不是傻子,自然是哪边银钱给的多,他们就卖哪边。

于是便导致今年双县这边的好些商者,要么收不来果子,要么便也只能如林立文一般的将收购价格提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