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页

想一想大嫂嫂全宝珠带回杜家的嫁妆才两千两的银子。杜绵绵觉得她的嫁妆已经是非常的奢侈。

“你婆家的嫂嫂,侯府三奶奶的聘礼单子,估摸是三千两的数。”老太太吐露一个消息。

杜绵绵懂了。

她还没有嫁进忠勇侯府,忠勇侯府孙媳妇辈的聘礼与嫁妆的比拼,就已经开始内卷起来。不需要掐指一算,她懂得,她是最垫底的那一个。

“家中紧着凑一凑,我的嫁妆再添补一些。最大能拿出的数,至多就是二千两的银子。再多就真要卖家业。”老太太感慨一回。

“一大家子人要开销,祖辈兴家立业的不容易。后辈至多是吃着老本,怎么着都不能沦落到崽卖爷田的地步。真是做出这等事情来,我没脸见杜家的列祖列宗,更怕你大伯、二伯、你爹被人戳脊梁骨骂,骂败家子。”老太太摆事实,讲道理。杜家当然不可能为着嫁女儿,真就去举家借债。

“祖母,我都懂。”杜绵绵回握老太太的手,她笑道:“这般就挺好。我觉得家中为我做的够多,不需要更多,真不需要的。”

“你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老太太很欣慰。

“侯府没得娶一个媳妇,还是一碗水端不平。太夫人的意思就是这多余的一千两银子拿出来给你操办一场及笄礼。”老太太说出其中的原由。

“如果祖母觉得妥当,我全听祖母的意思。”杜绵绵不再多提异议。她站的立场,这会儿自然跟家族一致。

“我同意了。”老太太说出她的答案。

其时这一个答案,也在杜绵绵预料之中。如果祖母不同意,压根儿都不需要提一嘴。这既然话讲出来,肯定事情就是要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