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页

这是乾元帝安排成立的书院,里面有饱学的名士。当然,最低的功名也得是秀才。

“你没记错。如今淇儿去其它的书院,倒也未必多合适。不如进忠勇侯府的府学。侯府的府学文武兼修。能让淇儿科举上有所进益,更能习得一身武艺,以此强身健体。”司徒弘光更重要的打算,还是不想自己嫡长子与侯府的关系疏远。

要论杜绵绵的私心,她是不

想长子司徒佑淇去忠勇侯府的府学。司徒宅又不缺着给儿子进书院的银子使唤。

只是杜绵绵知道枕边人有这般打算,一定不光是与司徒老太爷商量过。肯定还和忠勇侯府的当家人朱弘明求过话。

既然在侯府的当家人跟前都递过话,杜绵绵觉得她家若是不识趣。在如今的忠勇侯府面前真不够瞧的。要知道忠勇侯府也是司徒宅的靠山之一。还是顶顶依附于血脉之上的,在世人眼中最牢靠的一种。

杜绵绵当然不能逆了这一个时代的规距。她不能让忠勇侯府对如今的司徒宅有什么不好的印象。于是,杜绵绵是笑道:“弘光你考虑的仔细,一切依着你的法子挺好。”

反正忠勇侯府的好日子,还是有许多年呢。杜绵绵能做什么?

她当然是装傻啊。她如今肯定不会逆了大势。

乾元二十年,夏。

杜敦成婚,杜绵绵、司徒弘光一起参加这一回的喜宴,二人还是高高兴兴的送上贺礼。对于如今的弟妹朱氏,杜绵绵是非常喜欢的。

秋,天气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