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页

秦王在先天上已经不足。这等劣势,在有心人挑拔下只会越来越放大。杜绵绵不觉得在龙椅的考验下,人心能经得住从龙之功的诱惑。

“秦王若不能一争储君之位。那么夺嫡之争就是扑朔迷离起来。”司徒弘光有自己的想法。他是琢磨妻子的话后, 他拿定主意,他说道:“如司徒家这一般的小人物, 在这等夺嫡之争中还是躲得远远的好。”

司徒家在京都就是一个小人物,跟蝼蚁一般的不显眼。司徒弘光凭借着桂王府的权势,真想置身事外也能成。

“就是不知道忠勇侯府那一边会如何办?”司徒弘光身上流着朱氏一族的血,他当然是关心忠勇侯府的选择。

“咱们是因为没什么权势, 真是想躲还成。可忠勇侯府怕是躲不开。”杜绵绵颇是无奈的说一回话。

这真不是娇情, 而是忠勇侯朱弘明就是秦王司马松抬上去的人物。如今忠勇侯府不为秦王摇旗纳喊的话,一定会被秦王针对。

非臣即敌, 这是没有墙头草的位置。要么一个战旗下, 要么就生死相对的敌人。

偏偏东宫会如何看待忠勇侯府?这是一个要命的问题。更甚者说, 没有太子的东宫,忠勇侯府的看法又是什么?

杜绵绵能想到的问题,她相信其它人一定能想到,还会想的更多更深。只是在大势之下,在利益之下,很多时候有些人是没得选。

因为太子殁了,出嫁的朱玉萱、朱玉蓁这两个小姑子各自生下一个儿子。杜绵绵只能让仆人送礼到这二位小姑子的婆家。

杜绵绵也是写一封书信道歉一回。

朱玉萱、朱玉蓁倒是能理解,二人还是回信,表示二人生下的哥儿也不准备举办洗三宴、满月宴。一切还是瞧一瞧京都的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