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乎社稷安危,关乎大周皇族的宗族传承。乾元帝已经拿定主意,他要网罗罪名,让许多人干净利落的消失掉。
乾元二十四年,春,这一年的春闱来了。
杜绵绵有一点可惜,她没有等来娘家的请贴。她差着杜嬷嬷让下人去瞧一瞧新出的黄榜。然后,奶娘得着下头的回话,来向杜绵绵禀明消息。
“太太,娘家的敦三爷这一科没中。”杜嬷嬷回着最新的消息。
“可惜了,三弟再参加春闱,又要三年后。”三年复三年,这日子不等人啊。要知道时间最经不得消磨。三年之后,能不能中,还在两可之间。杜绵绵也是担忧起弟弟杜敦的前程来。
“太太,乐平伯府的审二爷中了,下头人回禀的话,这一位姑爷这一科已经中贡士。就待殿试后,一举当上官老爷。”杜嬷嬷这话倒不错。因为殿试是不会刷下举子的。
能考上贡士的举子,没一个是简单的人物。至少在科举上,那全是人中龙凤。杜绵绵感慨一回,她说道:“兰清好福气,她去年膝下添一子,今年姑爷又成新科进士。想是侯府的大嫂知道后,一定替兰清这一个女儿高兴。”
“到时候乐平伯府一定会办进士老爷的大喜宴。太太自然能去向兰清二姑娘道喜。”杜嬷嬷笑着回一话。
朱兰清,忠勇侯府大房的二姑娘。杜绵绵这儿,论着朱兰清与司徒弘光的血脉上的亲情,杜绵绵也得唤朱兰清一声侄女。
如今朱兰清的日子有一个好奔头,杜绵绵当然也要结交一下人脉。
“乐平伯府有喜事,忠勇侯府也有喜事。瞧瞧,莲子轩的佑祥侄儿要成婚了。我这做婶娘的一定得去贺喜。”杜绵绵笑着提一话。似这等喜事送贺礼,杜绵绵自然是非常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