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页

哪怕朱佑禛、朱佑礽没拿着正职,做副贰,那也是了不得的成绩。这等事情瞧着是甜头,忠勇侯朱弘明更觉得像是秦王在拿捏人质。

只是朝廷的调令下来了,还是突然而来的。让忠勇侯朱弘明是没一个反映的时间。

忠勇侯府。

庆熙堂中,太夫人魏氏与儿子朱弘明在商量这一回的调令一事。她道:“事出反常必有妖。弘明,这里头你得注意一回。”

“母亲,儿子明白您的担忧。只是木已成舟,儿子哪怕想改,一时间也没法子更改调令。只能后面想一想法子。便是泰山大人那里也是回我一纸书信,只道此事怕不简单。”朱弘明也是担忧朱佑禛、朱佑礽的情况。

北地缺官,这是事实。

可朱佑禛、朱佑礽调过去,他二人又不是什么老手。难不成真缺年轻人的闯劲?忠勇侯朱弘明是不太相信的。

“侯府有些好手,你多安排到佑禛、佑礽的身边。他们身边不能缺着心腹。只盼着早些让他们调回京都。秦藩北地在边疆,那里虽是升官容易,却也是我这心头的伤心地儿。”太夫人魏氏想到朱侯爷和朱世子。

在北地,太夫人失去丈夫和嫡长子。这些年过去了,她觉得回忆过往,她还是伤怀的很。

忠勇侯朱弘明一听母亲的话,他是应下来。他道:“母亲,侯府的下一辈全在佑禛、佑礽的身上。我自是会想法子多方周全他二人。”只是朱弘明没讲的便是武官想升职,有时候确实有风险。

文官升职,那是官场上厮杀。武官就是更直接,除着家世背景外,那得有功勋。功勋哪儿来,战场上来的最快捷。只不过就是命在搏着前程与富贵。

忠勇侯府的事儿,自然很快传到司徒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