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燕王府,已经有条不紊的开始忙碌了起来,修缮布置院落房舍、准备聘礼、添置各种物件、准备吉服等。

宴席上需要用到的好些菜品原料,也得开始准备起来,毕竟比如燕窝、海参、鹿筋、鲟鳇鱼、山珍如松茸、猴头菇等,想要那上等的货色,并非有钱在市场上就能够现买得到的。

大大小小的事情扎堆的来,徐初盈忙得不可开交。

旁的都好说,唯独宾客人数上却不好拿捏。根本没法儿估算到时候会来多少人。

请帖虽会烫印发送,但照例只会送给品级高的官员和一流的豪门世家,余者都是看人情自行决定来与不来。

当然,除非实在不方便,或者远行不在,或者家中当年好巧不巧发生过白事,不然谁能不来凑这个热闹呢?

确定不下人数,宴席摆多少桌便根本没法儿计算。

徐初盈只得命管家将当年燕王娶先王妃霍氏到贺的宾客册子拿来,又将这两年他生日时道贺的宾客单册拿来,相互映衬着看了,费了老大的劲儿,最终定了六十桌上等宴席、八十卓中等宴席,普通宴席则不限,到时候就在王府大门外的广场以及两边的道上搭上彩棚,摆流水席。

这么一来,人手明显是不够用了,伺候茶水的、打扫的、摆放东西的、跑腿传话的、看管车马轿的、引导引路更衣休息的、厨房的、后勤的等等处处都要添人,命管家从各个庄子上挑那靠谱的上来赶紧培训。

又让高管家赶紧的联系好燕城里好几家高档酒楼,到时候连同厨师伙计全都得借调征用……

燕王瞅着徐初盈为了小王叔的婚事忙得晕头转向,光是宴席上的菜品都来来回回的改了无数次,折腾了三天才确定下来,脸色一天比一天拉长着,心里头郁闷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