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顺点点头,替他拉开后门,孔绣娘有点担忧,但事关方姑娘,她不能拦着不许孔哲走。
林顺宽慰她道:“你别着急,从这儿去方姑娘家,来回一个半时辰也够了,你要是实在不放心,我待会儿出去,迎迎他们。”
孔绣娘摇头,“你不准去。官差早就来知会过,说不准出门,外头乱成这样子,你也不准出去冒险。”
林顺点点头,怕她着急,不敢再说什么。
——
赵晋身披玄氅,从车上步下来。
随他一道来的,还有个白须老者。
他步子走得很急,长腿迈开,几步跨过回廊,老者在后没跟上,他停下来候了一阵,眉头微蹙,显出不耐,勉强客气了一句,“您注意脚下。”
不由得他不着急。近来风声紧,好容易说通陈兴一家住到宅子里,本想一家平平安安聚在一块儿,可谁料昨晚陆晨传信过来,说清溪镇下头的几个乡里也闹了起义。朝廷人手抽调不足,如今不过是免力支应。万一闹到了清溪镇上来,担心防护力量不够,希望赵晋早做打算。
赵晋事先没准备告诉柔儿,和陈兴两人在外院商议的时候,不知怎么就给柔儿在外听着了。
一家老小俱在,要南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好不容易撑起来的家业都在这里,如今就要付之东流,且父母年迈,孩子尚小,她又有孕在身,能不能上路,能不能平安度过这一劫,她不知道,也不敢想。
清早赵晋就瞧她脸色不佳,起床的时候,忽然按住小腹疼得头上冒汗。
赵晋坚持要去请郎中,可是清溪镇上已经没有仍然在营业的药堂。要请,除非去浙州,或是去请熟识的医者。且如今这个势头,轻易出不得门,官府封闭了街道,城外那些义军虎视眈眈,贸然出去,必然会引起不小的乱子。
但柔儿母子的安危不能不顾。
赵晋亲自出了一趟门。
柔儿躺在帐子里,林氏正在劝她安心,她不知赵晋去了哪儿,直到外头通传说郎中到了,她才惊知赵晋出过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