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者聊大辽的冬夜,大鄞的春夜,聊恭穆帝姬的这一走, 没有流泪, 没有回头。
※
这两日的雨下得有点频繁,不下时,天也是阴沉沉的, 风一刮,大殿里全是凉沁沁的黏湿之意。
午后,官家坐在文德殿里小憩,被前来禀事的吴缙提醒,梁桓生已抵京十五日了。
国朝重犯入京,囚于大理寺,一审由大理寺卿责令验明正身,核定证据,录下口供,是为“推勘”。二审由御史台派人执卷宗从头到尾重新审问一遍,是为“录问”。
吴缙总结,梁桓生在两次严审中直言不讳,前后一致,把去年上官岫修书勾结他谋害褚家军一事尽数道来,桩桩件件,均已登记在册。
现,只待提审上官岫及范申,就金坡关一案终审。
一位是参知政事,一位是国朝相爷,在牢狱中关上整整两个月之久,受其波及而被提审关押的官员不知凡几。
金坡关一案没审得怎样明白,倒是把以前的那些腌臜事纠出来不少。
官家想着近日那一封更比一封详细的罪状,疲惫地阖上双目。
“审吧。”官家慢声,“责令刑部尚书卢云直、大理寺卿王仁章、御史台……”
国朝御史台不设大夫一职,御史中丞即为一台主官,但御史中丞……
吴缙垂眸:“御史中丞刘石旌系此案告发之人,论理,不宜再参与三司终审。为确保结果公正,臣建议,换一人。”
官家:“换何人?”
吴缙:“那就看,陛下想要的是什么了。”
官家缓缓撩起眼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