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不用剖腹,手里抓着藤箱把手的花荞暗暗祈求到。
可看了杨娘子的情况,花荞也犯愁了。
肚子里的羊水已经很少,胎儿蜷缩在产妇的左腹,硬鼓鼓的,而右腹都已经扁了下去。
好在蕊儿搭脉后发现,胎儿还有心跳。
“从破水到现在,已经八个时辰了,再没有动静,孩子恐怕也坚持不住。家里都做了决定,不知道杨掌柜还在坚持什么?”
那产婆见请来的是,宋庄的表姑娘,也吃了一惊:表姑娘竟然还懂接生?
床上的杨娘子虚弱答到:
“我身子本来就不好,能得这个孩子已是不易。是我自己不小心,摔了这一跤,命里注定我与他无缘,只求你们保住孩子,我就知足了……”
杨宁在帘子外面叹气不已,他刚才在宋庄跪地流泪,也是因为自己父母坚持保小,他虽疼爱自己妻子,他是个孝子,“保大去小”这话他也不忍说。
花荞心里有了数。
在大明,若是产妇难产,无非两种选择,保大,稳婆就用钩子伸进去,将孩子钩碎了掏出来,孩子没了,大人能活。
若是保小,就用刀子把产妇肚子剖开,拿出孩子,大人自然就活不了。
这个时候动刀,就已经是当产妇是死人了,又是为了活孩子。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七出之条,无子首当。所以官府仅对此类剖腹,会网开一面,睁只眼闭只眼。
花荞微笑道:“既是选择保小,就写下契书,到时我也不必担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