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泰温兰尼斯特

——泰温兰尼斯特。

这句出自泰温的名言,完美诠释了他的一生。

在整个故事线里,虽然每个人都在追求权力,玩弄政治,但是真的把政治搞懂搞透的人确实是少之又少,就像之前说的那样,除了泰温,其他人都称不上政治家。

泰温,兼具了狮子的威严与狐狸的狡猾,他软硬兼施,灵活运用各种巧妙的政治策略,在死前为家族留下了前所未有的权势。

他,一手缔造了兰尼斯特王朝,没有他,就没有狮子家的崛起与辉煌。

泰温的第一个政治策略,就是恐惧,作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泰温比任何人都明白恐惧的威力。

利剑或许可以逞一时之勇,但是刻意营造的恐惧却可以深入人心,让所有胆敢冒犯兰尼斯特家的人三思而后行。

泰温第一次施展恐惧,就是他年轻时在卡斯特梅的大屠杀。

这场屠杀的导火索来自于雷耶斯家对于兰尼斯特家的种种不敬行为。

泰温的父亲泰陀斯是一个软弱可欺的领主,因为他的软弱,兰尼斯特家的封臣塔贝克家和雷耶斯家越来越肆无忌惮,他们不仅多次怠慢泰陀斯,而且还公然欠钱不还,将封君当做了家族的提款机。

为了家族的名誉,泰温背着泰陀斯亲手剿灭了这两个家族。

当时,战败的雷耶斯伯爵带领所有的妻儿和卡斯特梅的男女老幼躲入了地下堡垒据险死守。

泰温并没有强攻,而是命人不停的向洞中灌水,开始地下还不断发出尖叫声,但是慢慢地,声音越来越小,直到彻底消失。整个雷耶斯家和卡斯特梅的所有居民,全部溺死。

而在剧中那首有点诡异的配乐“卡斯特梅的雨季”就是由此而来。

泰温的第二次施展恐惧,就是对魔山的善用。

当小恶魔不解父亲为何要重用这种怪物时,泰温告诉他,他需要怪物去散播恐惧,这样可以让敌人丧失抵抗的意志。

而格雷果爵士显然是一个极品的怪物。

事实证明,魔山做到这一点是绰绰有余。

除了散播恐惧,魔山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替泰温干那些他不宜直接去做的脏活,给泰温充当了挡箭牌替罪羊。

无论是屠杀河间地平民,还是审问犯人,亦或是杀死伊利亚和他的孩子,这些都是泰温不得不做但又不宜去做的事。

把这些烂事交给臭名昭著的魔山,无疑替自己减去了大麻烦。

就算有人真较起真来,也完全可以把责任全推给魔山,在书中,泰温就割下了魔山的头颅,作为结盟的诚意送到了马泰尔家,以表达对伊利亚和奥伯伦的歉意。

泰温的狠毒与残忍彻底扭转了家族的软弱的形象,因为他所营造的恐怖,七国的任何家族在得罪兰尼斯特之前,都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就像冰火中那句著名的名言“恐惧比利剑更伤人”。

除了对恐惧的善用,泰温也懂得用利益引诱别人加入他的阵营。

在五王之战中,泰温之所以能赢得胜利,离不开他高超的外交技巧。

罗柏史塔克固然百战百胜,但依然惨败于泰温的外交权术之下。

因为一个大政治家关注的,从来都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关乎全局的战略态势,对于大局的把握是否精准,才是能否赢得战争的决定性因素。

当乔弗里砍掉奈德的头,詹姆被俘后,泰温立即认识到自己处于极度危险的境地,当时北有史塔克和徒利的联军,南有劳勃的两个弟弟,自己则处于两面夹击的绝境。

在这种绝境下,泰温先是命提利昂去君临稳定局势,再就是接受了小指头的提议,同意了提利尔与王室的联姻。

当蓝礼死后,提利尔家实际上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那就是在王室这边,他是叛徒,而在史坦尼斯这边,他也是叛徒。

无论怎样,提利尔家似乎都处于两难的境地。

作为一个大政治家,泰温当然能体察到提利尔的心思,现在,自己面临窘境,如果能和提利尔联盟,势必能挽救危局,而要想消除提利尔的顾虑,唯一的办法就是联姻。

你提利尔不是怕自己名不正言不顺吗,那好,我直接让你和国王联姻,你都是国王的亲家了,还用担心法理吗?

而这一点,是史坦尼斯和罗柏无论如何都给不了了,史坦尼斯和提利尔家家在劳义中是死对头,再加上这次的事,不追究已是不错,更不要说联姻了。

罗柏则是地道的北方人,对铁王座不感兴趣,而且已经与佛雷家订婚,自然也不会联姻。

Tip:收藏+分享大西洋之王,是对网站最大的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