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传位诏书都写好了,结果在纪氏的运作下,硬生生的被当着孝宗的面撕毁……
那之后皇太弟的事情固然不复提起,但孝宗还是顶着压力,将大位之外的东西能给摄政王的统统给了摄政王。
比如说让纪氏耿耿于怀至今的皇城司。
纪氏坚持拥立的皇帝淳嘉至今还是傀儡,这些年来自己那年富力强的父王一准不会闲着,所以摄政王府目前拥有的力量,必然是非常可观的……不然怎么招揽得来零山先生?
“也是也不是。”戚九麓拊掌轻笑,说道,“世子身份尊贵,王爷又正逢壮年,一应事宜,毋须世子承担,所以零山先生之流的无奈,世子难以体会到。此人当年曾受孝宗皇帝恩惠,却因局势弃孝宗于庙堂,归隐田园。纵然有着丁忧这块遮羞布,但也注定了,错非万不得已,他不能投向纪氏。”
因为当年孝宗皇帝最需要他的时候他辞官了,还能说是为了守孝,忠孝不能两全。
但上层都知道孝宗皇帝不说是被纪氏逼死的,至少也是对纪氏深为厌憎,作为孝宗在位时钦点的六首,还曾大力提拔过的近臣,韦长空归隐多年起复却选择为纪氏卖命……且不说这么做会招来多少骂名,就说纪氏也不可能信任这等忘恩负义之辈。
多年经营的美名毁于一旦又不被上头信任,其结果必然是韦长空宦途受阻。
那还不如继续待在乡下摆着淡泊名利的姿态呢!
这个道理公襄霄懂,此刻就微微颔首。
戚九麓继续道,“他是海内名士,神童出身的六首,更不可能投靠郑具那等阉人。”
不能投靠外戚,不能投靠权宦,剩下来的选择就是清流、摄政王跟淳嘉帝。
“清流如今的魁首是崔琬,他与零山先生年岁仿佛,可以说在零山先生辞官之前,一直被压得死死的。有这么段过节在,且不说零山先生愿意不愿意放下身段登门求助,就说当年韦六首何等名望,崔琬好不容易在士林中有了现在的地位,他怎么可能放心这么个人起复?”
“而且从名份上来说,零山先生昔年是孝宗皇帝陛下寄予厚望的臣子。”
“那么如今孝宗皇帝已然宾天,他最名正言顺侍奉的,自然是孝宗皇帝陛下的继任者。”
孝宗的继任者一直有着争议,从大义名分上来说当然是嗣子淳嘉帝;但也有一部分从孝宗朝过来的知情的老人晓得,孝宗生前其实没想过立嗣子,他一直想把皇位传给摄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