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淳嘉才来帝京登基,孤儿寡母势单力薄,后宫从太皇太后到母后皇太后再到纪皇后,都是纪氏女。
可想而知他们母子在宫里该多么艰难。
纪氏打着太皇太后的旗号,以新君年少,宜先入学而不是贸然临朝的借口,根本不让皇帝接触政事。长此以往可想而知,诸臣连跟皇帝递个话都不成,遑论日后拥护天子?
这种情况下只能送亲生女儿入宫,以沟通内外。
云钊恪守这般时候的规矩,尊重正妻,重视嫡出,侍妾通买卖,对于庶子庶女的情分向来不深。他起初是想让庶女入宫的,可平素内宅全权交给正妻,从不过问。等需要送女儿进宫里去了,才发现几个年岁合适的庶女,都在严苛的规矩下养得畏畏缩缩,难成气候。
若是进了宫,怕是在三代纪氏女的手底下走不出几个回合去,徒然送人头。
正为难的时候,云霜腴站了出来,主动提出为父亲分忧。
云钊惆怅的想,如果不是进了宫,这个嫡长女会怎么样呢?她会嫁个门当户对的夫婿,为他生儿育女、孝敬公婆、友爱手足,这些对于云霜腴来说都不是什么难事。再加上翼国公府的权势,她会过的很好。
逢年过节还能带上儿女回国公府省亲。
那些外孙外孙女会跟小时候的云霜腴一样,偷偷摸摸跑来乐春堂附近,在及膝的溪水里嬉戏打闹,将安安静静的正堂吵的一团嘈杂。
然而云霜腴进了宫,纵然咸歌别院跟绮山行宫近在咫尺,却从此再也难以踏入一步。
她也怀孕过,但没成形就小产了。
对诸太后孝敬,对皇帝的弟妹和气……最终却还是香消玉殒,至今都不知道是什么死的?
云钊理解淳嘉的难处,虽然消暑宴后这位开始亲政,到底纪氏当权多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皇帝现在远远没到一言九鼎生杀予夺的地步,按照他所处的环境,他做的其实很好了。
可云钊仍旧觉得难言的悲怆。
云氏一脉在前朝时候就有着封爵,神宗托孤的时候专门给他改封了翼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