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妃不是觉得这不太好么?”淳嘉端起茶水呷了口,懒洋洋说道,“朕觉得你说的有道理?”
云风篁连忙给他捏肩捶背,殷勤得不得了,道:“陛下圣明!陛下既然属意妾身上交奏折,可见必然有着深刻用意,乃社稷万民的福泽!妾身鼠目寸光,哪里看得那么远?妾身听陛下的一定不会错的!”
淳嘉笑着说她:“爱妃也就这会儿嘴最甜。”
不过也就默许了这事儿——倒是云风篁,陪着皇帝用了午膳,说定了将赵才人所出子嗣记在贞熙淑妃名下且由皇后抚养之事,又闲聊片刻,听着底下人来禀告,说是邓澄斋求见,也就顺势告辞。
回到绚晴宫,喜悦的劲头退却,就开始疑神疑鬼。
后宫不可干政这规矩,前朝时有时无。
毕竟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正经出了千古妖妃,又或者是逢着厉害的太后皇后在位,那绝对不是几句祖宗家法弹压得住的。
反过来,有前朝祖训就是幼主临朝,太后垂帘。然而碰见了立不起来的太后,那也是白搭。
国朝因为传位到淳嘉也不过是第五位天子,迄今后宫还没出现过能够震慑天下的英雌,所以虽然邺国公出于种种原因提出后宫不可干政……其实日常没什么人放在心上。
主要神宗不说,孝宗淳嘉这两位,自己都被权臣逼得手忙脚乱,哪里还有余力去纵容后宫来干政?
所以淳嘉不在意云风篁关心朝政,乃至于私下进言,云风篁觉得可以理解。
但,让妃子上奏折议论国事,这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古往今来,也没听说过哪位天子,这般放任妃嫔的。
“他这是真心任凭本宫肆意而为呢,是广开言路不因本宫是女子而小觑呢,还是别有所图?”云风篁思索着,“三州之乱……这等大事,怕是慈母皇太后公开场合都不会多讲,他竟教我上奏折仔细说,还要言之有物……”
这情况,她要不是淳嘉的妃子,怕不就要领会成天子蓄意栽培她做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