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温和的说道:“叔父,公襄若宧尚未成亲,其生母虽然子嗣不昌,但生父周王却子嗣众多。到时候给他选个宜生养的正妃,料想不至于没有嫡子的。如朕乃是数代单传,如今膝下还不是有了四子一女,且尚有妃嫔怀孕在身?”
“而且公襄若宧乃亲王嫡子出身,郡王该有的礼仪规矩,他自幼耳濡目染,不难适应。”
“倒是公襄霂,不过是伯爵侄孙,与咱们嫡支血脉疏远,纵然与伯爵府走动频繁,学的也不过是伯爵那一级的东西,一时半会的哪里撑得起郡王府的体面?”
“两位皇太后已经卧病在榻,若这会儿嗣子还要她们提点操心,岂非雪上加霜?”
“再者,当务之急,乃是铲除纪氏。”
“王陵事变乃纪氏所为,若是拖久了此事,恐怕他们又要生出风波。”
摄政王挑眉道:“正因为纪氏狡诈阴狠,才不能选公襄若宧,此人年少,怕是应付不来。到时候,还不是叫两位皇太后跟着劳心劳力?”
淳嘉慢条斯理道:“叔父难道忘了前两日王灵来之事?王灵来乃状元出身,岂是没见过世面的主儿?却还是为纪氏所惊,主动上表请求退婚!公襄霂出身太低,若为嗣子,怕是会步上王灵来后尘,被纪氏稍作恐吓,就乱了阵脚。”
“倒是公襄若宧作为亲王嫡子,其母又深得周王宠爱,自来胆大,可不是纪氏容易左右的。”
“而且其乃周王嫡亲血脉,纪氏纵然想对他做什么,也要考虑是否会激怒周王与周王妃……叔父,咱们如今跟纪氏角力之际,扶阳王一脉乃是突发之事,难道还要专门为此耗费精力,去保护这一脉的嗣子?”
摄政王沉着脸,心道你说的好听,其实还不是想拉拢个帮手?
他定了定神,说道:“但那也没必要选周王子,其实汉王膝下的一些子嗣也是可以考虑的。”
就算他最看好的人选公襄霂已经没理由继续举荐了,那也不能让淳嘉太过如愿以偿了——虽然汉王跟他关系也不亲近,未必会站在他这边,但怎么都比公襄若宧这人选强吧?
这压根就是淳嘉精挑细选之后敲定的。
“汉王膝下诸子孙也有合适出继的,只是……”淳嘉笑了笑,淡定的告诉他,“汉王世子前些日子收了底下孝敬的两个美人,却与纪氏有些关系。”
摄政王面色微变:“当真?”
“这是皇城司报上来的。”淳嘉安然说道,“叔父不信,回头一问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