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纪氏三朝凤主、权倾朝野的根基,太皇太后已经知道了纪氏的结局,淳嘉是不意外的,她恨着自己,他也不奇怪。
关键就是太皇太后为什么愿意跟摄政王勾结在一起?
至于说淳嘉是怎么知道的——摄政王将贤妃中毒的事情指向明惠长公主,而且不怕对质,这会儿能够说动明惠长公主配合摄政王的,除了太皇太后还有谁?
前皇后纪凌紫都没这个资格。
毕竟明惠看似好说话,怎么都是被捧着长大的嫡出公主!
她的生母纪晟刚刚去世,死的还那么惨,这种情况下,纪凌紫纪暮紫姐妹哪里说服得了她同摄政王这个间接导致纪晟惨死的凶手合作?
也就太皇太后,是明惠长公主的嫡亲祖母,论身份论辈分论血缘,长公主再没有不听她的。
“……很奇怪么?”太皇太后挥手止住了宫人的阅读,慢吞吞的扫了眼皇帝,不答反问,“那天贤妃奉你之命来给哀家请安,空手来空手走,你难道不就应该有所觉悟了?”
淳嘉沉声道:“朕的确存着让贤妃来请安,侧面提醒您纪氏已经不会有人来跟您团聚的事情,也想着贤妃与摄政王素来不和。若是您痛恨摄政王,或者会愿意给她些什么,用于针对公襄若寄……但您不愿意给,朕也不意外。毕竟在您眼里,对朕对贤妃也有着痛恨。”
“但您为什么要选公襄若寄?”
“是因为他承诺庇护纪氏余孽,是因为他毕竟是您的庶子,比朕与您更亲近,还是因为您觉得,朕比他更是您的仇人?!”
太皇太后撑着手,缓缓坐起,目光有些奇怪的打量着淳嘉,片刻,她阴沉沉的笑了起来:“皇帝提出了种种的可能与猜测,但为什么不问最关键的一点呢?就是,在哀家眼里,你跟公襄若寄,谁更适合坐在帝位上?”
她悠悠的说道,“以一个太皇太后的身份来看,两个都是跟哀家没有血缘的人,难道哀家最该考虑的,不是这一点吗?”
“你没有这么想,是因为你觉得,哀家就不是那种会为大局考虑的人,对么?”
没给淳嘉回答的机会,太皇太后蓦然大笑起来,“不拘你是故意还是本能的猜测,你都猜对了——没错儿,哀家选择公襄若寄,不为别的,就因为哀家觉得,他不如你!不但他不如你,他的儿子比你更是差太远了!!!”
“所以就算哀家恨他,但哀家还是会支持他——这样,如果他赢了,对公襄氏来说,未必是好事;他就算输了,有哀家站在他那边,你手里也多半是个烂摊子,对公襄氏来说,同样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