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页

这后宫有毒 繁朵 1105 字 2022-10-17

留给中原做准备的时间当然也非常的仓促。

这种情况下,淳嘉的确无暇考虑太多,毕竟他还年轻,且有手段,不当心叫臣子坐大了,大可以徐徐图之,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将其削弱,不使成为子孙后患。

倒是韦纥,这个恶邻一向对中原虎视眈眈,错过这么一次机会坑它,下一次未必能再有这样的良机事小,关键是,一旦韦纥没了内乱,指不定又将视线投向中原!

再加上,站在淳嘉的立场上,他隐忍八年才亲政,虽然快刀斩乱麻干掉了纪氏,但为了不落下恩将仇报的恶名,覆灭纪氏的名声大抵是给摄政王领的。

如今经过私下里的一番较量,如崔琬、郑具等权臣倒是相继服软,低头退让了,问题是摄政王还在虎视眈眈。

这又是淳嘉的叔父,为了名声为了大义他都不可能在摄政王犯下滔天大错的情况下公然对付这叔父。

甚至有朝一日他斗垮了摄政王,他都不能公开承认。

这些年来,淳嘉汲汲营营的经营着自己的声名,在蛰伏的八年里,外界主要的评价就是纯孝、宽厚。

但实际上作为一个天子,这俩名声效果不是特别大……

毕竟只要不是那种特别出名的不孝子,是个天子都会被扣上这类词。

倘若没有其他的印象的话,单纯纯孝跟宽厚的天子,说实话,就是个庸碌之君。

比如说之前的孝宗。

勤政也爱民,孝顺且宽厚,然而以神宗嫡长子身份承位,非但没能斗过自己的母族,更被逼得郁郁而终……

同情是惹人同情的,但站在为君者的角度来看,孝宗实在缺乏为君者的资质。

所以淳嘉亲政两年了,对于朝政已经有一定的熟悉,而且前朝后宫对于他韬光养晦八年一朝亲政的震撼已然淡却,也是时候搞个大事情,证明一下他在纯孝、宽厚、隐忍、城府之外,也是有着实际上的才干的。

只要能够在对韦纥上头取得相当的进展,不仅仅能够稳固前朝后宫对于“当今天子乃是难得一见的明君”的看法,更能够直接针对摄政王:摄政王之所以受册摄政王,就是因为当初十五践祚的淳嘉,被认为年纪太小,而且远支藩王出身,不具备处置政务的能力,故此需要叔父摄政。

如今天子亲政两年了摄政王还是没有完全还政、自己前往封地的意思,固然是摄政王作为孝宗大力支持的庶弟,在朝野势力都算根深蒂固,也是淳嘉迄今文治武功上没有特别令人信服的成就,让许多人在叔侄之间保持观望,觉得摄政王年长稳重,未必不是明君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