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深居后院的继妃陆氏,都忍不住前往书房寻摄政王献计,“妾身知道寿宁侯的事儿,王爷心里难过。但事已至此,寿宁侯娶妇之后也不愿意归来见礼,可见心中充满了怨怼。若不然,只要能够缓解王府如今的处境,再请他回来做世子,妾身也是心甘情愿!如今诸臣心思浮动,不若让震儿抛头露面,以安人心?”
她这番话虽然有着私心,但平心而论,也的确是解决之策。
公襄震今年是十岁,虽然年纪还小,但怎么说也是个正经继承人,推到台前,总能够打消相当一部分人担忧王府后继无人的顾虑。
再者,陆氏汲取公襄霄这个元配嫡长子下台的教训,认为少主这种位子,头衔固然重要,势力跟人脉却更重要。
虽然公襄霄看起来不像是想跟王府和解的样子,但谁知道以后?
她儿子在韦长空的教导下,可没有什么差的。
就算才十岁,出去露相也能给王府挣脸,到时候既能帮上摄政王,又能巩固自己的地位,有什么不好?
顶多对公襄霄比较不利罢了,陆氏都想好了,自己儿子露面之后,她立马让人散播消息,捧一踩一,声称公襄霄之所以会被赶出王府,不是因为自己跟摄政王偏袒幼子,而是因为他身为嫡长子却不争气,哪怕跟在皇帝身边进学多年,也是文不成武不就的,可见顽劣不堪,就不是个可造之材。还是自己儿子聪慧好学孝顺体贴,这才是摄政王府的希望!
然而摄政王却一口否决了:“如今局势于我等不利,还是先别让震儿出面了。”
陆氏觉得有些荒谬:“王爷,妾身明白王爷对震儿的疼爱。可王府如今的情况,就算妾身只是妇道人家也明白,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般时候,难道震儿一直躲在王府里,就能够躲过日后的狂风暴雨吗?妾身不这么认为。王爷膝下统共就两个王子,寿宁侯既去,就只剩了震儿一个。如今震儿不站出来,又有什么资格做您的儿子?!”
这话倒让摄政王有些意外的看了她一眼,陆氏自从进门起,起初无所出的时候还肯装一装,在公襄霄跟前扮慈母。
后来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公襄震,再看公襄霄就是十万分的不顺眼,见天盘算着将这元配嫡长子从世子位子上赶下去,好扶持自己儿子上位……这些用心其实他心里都有数。
他还以为陆氏明白了自己对于公襄震的回护,陆氏会巴不得不让公襄震出去露脸,甚至想求自己送走公襄震呢。
“你既然也知道王府如今处境不怎么好。”摄政王的声音软和了点,温和道,“竟然不怪孤将寿宁侯逼走么?”
第144章 一步之遥
这是公襄霄离开摄政王府后,摄政王头一次主动提起这个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