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叔侄私下合谋对付纪氏的时候,尽管摄政王在淳嘉的要求下,交还了部分皇城司,但关系到自己府里的安危的人手,可是从来没让淳嘉沾染半分的!
这位王叔毕竟执掌皇城司多年,就算手段城府不如皇帝,淳嘉也不会小觑了他对于自家府邸的掌控。
是以淳嘉就没想过在摄政王的后宅做手脚。
他虽然贵为天子,随着权力步步回收,能够调动的人力物力财力逐渐强过了摄政王,但毕竟亲政迄今才五年,积累有限,可不想派人给摄政王府埋钉子的时候,偷鸡不成蚀把米,被摄政王抓到把柄反过来为难他。
反正在淳嘉的计划里,只要他稳打稳扎,有大义名分在身,逐渐瓦解了顾家对定北军的掌控……剩下来一些政治手段足够让摄政王凉凉了。
本来摄政王后继无人就已经遮掩不住颓然之势,何必还要用鬼蜮伎俩,增加自己名誉折损的风险?
结果现在倒是有意思了……这是谁这样大的胆子,冒充自己忽悠了陆氏?
还是,陆氏其实是被杀的,有人打着她遗书的幌子,试图误导天子?
淳嘉想到内侍说,之前并没有看到陆氏的面,只隔着门说了几句话,拿了信就走的,微微眯眼。
……行宫这边晚了半日才听到消息,这时候摄政王已经醒过来了,只是虚弱的不行,话都没力气说,只能听着淳嘉说给他听。
公襄若寄这会儿什么心情且不提,总之他没一会儿就又晕了过去。
是虚弱还是被气晕的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
这期间他手底下的一些人赶过去探望,但稀稀落落的没多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本来这两年很多支持他的人就开始动摇了,这次摄政王看着都要不行了,天子还做着好侄子的样子就在旁边守着,这会儿谁过去探望,这不是等着天子日后算账么?
除非是实在讲究忠义,又或者是没法洗白的部分旧部,其他人心存疑虑,都没敢出头。
这种情况让淳嘉心情好了点。
继纪氏这座大山垮台后,朝中又一派,也是最棘手的一派,也要树倒猢狲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