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里最希望立的储君甚至都不是十二……不过是凑巧才将这孩子留在太初宫经年罢了。
在皇帝的想法里,生母出身不高、也非顾氏血脉的十皇子,才是储君首选。
十皇子要是不争气,那才能够轮到十二皇子。
但不管是十皇子还是十二皇子,想靠着嫡子身份就理所当然的入主东宫,那也是不可能的。
当初皇帝跟顾箴说的,纵容秦王跟昭庆养就娇纵之心,往后好给未来储君当磨砺,其实也不是全然哄骗皇后。他是真的这么想的,就是放任诸子嗣之间的争斗,以历练未来的继承者。免得储君成长太轻松太顺利,在自己去后,重蹈孝宗的覆辙,被权臣玩弄于股掌之间。
反正他如今膝下子嗣众多,秦王跟昭庆他还是有几分宠爱的,最关键是这两位是贵妃膝下,皇帝为保贵妃晚年,倒是不希望这俩孩子往后跟储君产生太大冲突。
可是其他孩子么,尤其是那几个他都记不太住名字的,那就无所谓了。
故此十二皇子一直因为种种原因滞留太初宫,也是淳嘉的一件心事。
这会儿却是耐心告罄,一定要将十二皇子打发走了。
做他的儿子想躺赢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当天下午,皇后到太初宫脱簪待罪,为自己的御下无方请求皇帝责罚,但也努力解释,自己对慈母皇太后只有尊敬绝无丝毫怨怼之意,对安妃也是满怀善意绝无算计,求皇帝亲自彻查来龙去脉,还她一个清白之余,也给安妃一个公道!
因为是跟左右商量许久的说辞,倒是说的慷慨激昂很是能够打动人心。
但皇帝铁石心肠,只是淡漠的听着,半晌后将左右挥退,独自对皇后说道:“你是高门贵女,按说驾驭底下人乃是自幼学起来的本事,可这两年,延福宫被卷入风波,你都说你什么也不知道,都是底下人瞒着你所为……那你想过没有,为什么其他宫里的下人没有这样心生二意,就你底下的人频繁出岔子?其他不说,贵妃出身比你不知道差了多少,你看绚晴宫出过类似的乱子么?早先好像出过一次吃里扒外,可贵妃最终还是全身而退,完全没叫人拿住把柄!”
“你是朕之正妻,诸皇嗣的母后,也有这点年岁了,能不能稍微长进些,别叫朕忙于政务之余,还要为你操心?”
这话说得顾箴惭愧非常,想辩解又无从说起,最让她心塞的是皇帝话虽然说得不好听,但如贵妃所言,的确是没有怀疑她是罪魁祸首的,只是怀疑她能力罢了。
淳嘉似乎也是绝望了,叹口气之后,没再数落,只疲惫道,“朕会让雁引跟皇城司帮你查的,但是你自己也须得上心了。尤其是十二在朕跟前已经住了经年,这不合规矩。本来朕都在收拾东西送他回你身边了,结果现在……总之等这回事情落幕,你就接他去你跟前罢。到底是你名下的嫡子,离开母后太久,只怕孩子心里也是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