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这个位子不是那么好坐的。”淳嘉看着不远处的摆瓶,眸光有些悠远,缓声说道,“如今前朝后宫都知道,朕当年登基的时候,很是过过一些艰难的日子。但不是亲自经历,很难想象那种艰难的程度……宫人的不恭敬,侍卫的冷漠,朝臣的视若无睹,后妃的藐视,嫡祖母的袖手旁观,嫡母的颐指气使,养母生母的被冷落被奚落……这些其实都是其次。最关键的是,这种种态度后面,折射出来的,朕的生死荣辱,都在外戚一念之间。”
“这才是最折磨人的。”
“安妃从前在扶阳郡的时候虽然有些娇纵,但毕竟也算郡中世家出身,基本的规矩眼界其实都有。”
“可你进宫的时候也看到了,她行事说话都没了章法……就是熬得受不住了。”
“当然了,不是每个天子,都要跟朕一样,度过艰难岁月的。”
“可在朕看来,新君可以不用像朕那么辛苦,毕竟有朕走在前面,总能给他们扫清许多障碍。”
“但新君必须有着能够熬过那些辛苦的日子的能力。”
“毕竟一旦朕去之后,若是新君遇见些麻烦,就像安妃那样,彻底崩溃了……公襄氏也好,天下万民也罢,还有朕其他的子嗣,该指望谁去呢?”
“当初立秉儿,一则是朕的确欣赏他的心性天赋,虽然知道你很厌恶他,但你也得承认,这孩子其实很出色,不是每个像他那样被冷落欺凌长大的孩子,都能够伪装的那般没有破绽的。只是前人有诗说,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朕深以为然。”
云风篁怔了怔,忽然会过意来,眼中就有些懊恼。
天子已经自己说了,“故此,朕其实也没打算彻底断了年幼皇子们的机会。”
“譬如你寄予厚望的晋王。”
“只是秉儿在逆境之中的心性表现朕已经看到了,晋王他们,从小到大,因为你的羽翼,却从来没有过逆境。”
“若是做个藩王或者皇女,像昭庆那样,一辈子一帆风顺也没什么不好。”
“但朕要的是储君,是太子啊!”
“又不可能将他们送出宫去磋磨,毕竟离得远了,鞭长莫及,变坏了,出事了,后果都太过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