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过了多久,孙无忌与周县令出现在了厅外,招呼着孙明一同前往会议厅。
他们三人绕过后院,来到了官衙的议会厅,刚一靠近议会厅,嘈杂的人声就不绝于耳。
周县令走上其主位,转身面向众人,厅中共约有二十来人,其中十来个人席地坐在其两端,其余人则站着。
之前已经说过,很多家族都是‘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体的复杂势力。
所以在场的这十来人便是琢县最大的管理者,亦是最大的地主,他们共同维护和发展着琢县。
台下左侧留着一个空位,孙明跟随他爹来到空位座上,当然此位是孙无忌的,孙明和关羽是站在其身侧。
周县令在主位上坐下,台下众人也是停止了争吵与闲聊,皆面面望向周县令。
过了些许时间,周县令才开口询问众人“诸位,可有良策解此次危机?”
“此事告急,再不出法,必定琢县受难啊。”
“令君,并非吾等不愿出力,实在无能为力。在下认为,只有驱逐一法。”台下一个肥头胖耳的陈地主又重提之前商讨的办法。
正所谓‘各人自扫门前雪,何顾他人饥断肠’
“同议,接济一时可,白吃长远难。如今世道艰难,自顾已然为难,那还顾得及流民死活。”接话的这位姓林,名霭,也是琢县的大地主之一,亦身兼县中仓曹差事。
在这二位的带头下,台下的地主官员纷纷敞开话语,一时间会议厅乱成一锅粥。
大多的意见都是与上面二位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孙明看着这群无能鼠辈位居高位,却只知自保,一点出息都没有。
他也深知自己还没有地位,在场的众人恐怕不会听他说完,随即转念一想,顿时哈哈大笑,孙明这一笑掌握了焦点,惹得众人停下话语,转头望向发笑的孙明。
而他闲庭信步的从一旁走到中间来,环顾一圈望着众人。
“孙小子,你何故在会中发笑啊?”作为刘诚的父亲,刘平自然是认识孙明。
“小子笑诸公竟被这等小事弄得焦头烂额,而胸无良策。”
“那孙小子你可有高见?如若没有,就不要在议会上失仪。”刘平因和孙无忌交好,担心孙明只是一时犯傻,故此好心劝道。
“小子当有良法,不仅可解决流民问题,无需诸公出力,还能为诸公赚得多些银两。”
“哦?你且说来,如说不通,丢的可是孙议曹的脸面,哈哈。”肥头胖耳的陈地主刚刚也被群嘲了,现在自然不会放过反嘲讽的机会。
“可让流民成为我等佃农,诸公只需租地,便可每年坐收分成。岂不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