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在雅集听了林青槐的诗作,她便想着自己也要到国子监读书,回府后一刻都不等,大着胆子去找了父亲说出自己的想法。
谁知父亲不单没答应帮她要名帖,还训斥她不好好习习女红等着议亲,读什么书。
继母也跟着帮腔,说靖远侯府家风不正,才会教出林青槐那般不懂规矩,无视礼法的女儿。
父亲深以为然,将她骂了一通,不准她再提此事。
继母原是府中的姨娘,母亲未走之时一副温柔体贴的可人样,母亲一走便翻了脸。
她才刚及笄,继母便想着将她许给娘家的侄子。
那侄子不学无术,考了数年都还是童生,样貌也不如何,每日花天酒地。
但凡自己有一分林青槐身上的胆气……纪问柳闭了闭眼,看到林青槐拿出名帖,胸口愈发酸涩。
国子监入学考试的名额,由族学和官学整理上交。有资格参加入学考试的学子,都有一份国子监发放下来的应试名帖。
帖子上写明考生的名字,户籍,年纪,加盖国子监和族学或官学的印章。
林青槐手里的名帖是圣上赐的,质地与其他的学子不同,用的洒金笺,独一无二。
若父亲也去求圣上,也能拿到那样的名帖。
“大小姐?”丫鬟采云面上浮起担忧,“您没事吧?”
“无事,你说若我那日搬出母亲来说服父亲,如今会不会也能去考试。”纪问柳笑的苦涩,“真听了继母的安排嫁给她侄子,我哪还有好日子可过。”
她是尚书府嫡出的大小姐,下嫁一个秀才都不是的浪荡子,还是远嫁,想想就觉着可怕。
“奴婢没读过多少书,也知不是人人都能如林姑娘那般肆意妄为。”采云扶她回屋坐下,轻轻叹气,“大小姐不妨想下,一条生路一条死路,该走那一条。”
“你说的对,明知是死路何必要走。”纪问柳冷静下来,仔细考虑自己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