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薨逝期间有人上奏提过此事,皇帝什么都没说,只深深看了眼上奏的礼部侍郎。
那一眼,如今想来意义非凡。
“科举是国策,岂能说改就改。”安南侯嗓音发沉,“百官反对,世家族长反对,如今又有许多百姓旁听,圣上不会一意孤行。”
太子为了讨自己看中的女子的欢心,插手科举搅动朝堂。下一次,说不定会为了女子割让国土,如此行径不配成为大梁的帝王。
“但愿。”忠勤伯吐出口气,打住话题。
他总觉得今日的赢面不在他们这边。
安南侯见他到了此时还瞻前顾后,眼底划过一抹厉色,寒着脸踱回去。
“圣上驾到!”李来福的嗓音裹着寒风,从大殿的方向传来。
讲经台上台下的所有人,下跪行礼。
“平身。”建宁帝负着手,不疾不徐走上讲经台,在第三层站定,“众位爱卿结伴来打扰朕静养,所为何事?”
“回圣上,臣等今日前来乃是为了女子科举入仕之事。”安南侯回话,“我大梁建国近两百年,从未有过女子科举入仕的先例,也不该开这个口子,还请圣上下旨抹去靖远侯之女林青槐的科举名额。”
“太子监国,大小事一并由他做主,他对此事的看法如何。”建宁帝敛眉看去,眸中的戾气丝毫不加以掩饰。
安南侯、忠勤伯、永平侯等等……这些人的祖上都是开国大将。到了父皇在位时,他们也曾建立功勋,是大梁的肱骨。
他登基后大梁虽受蛮夷和漠北威胁,国力却在不断提高。许是太平得久了,一个个都只想要权势,欺压百姓敛财倒是一套借着一套,没做过一件实事。
他有意冷落他们,想着慢慢削去他们的爵位,以免落了口实说他容不得功臣。
不曾想,自己会着了燕王的道,只得让老三来对付他们。
“回圣上,太子言,此事并无不妥。”安南侯拔高了声调,“臣以为,太子此话欠缺考虑,且有背礼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