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县令这一职责,虽然很高,但实际上来说,却并不统兵。
当然,这并不是最关键的问题。
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
谁说亲近刘备的只有南阳派系了?
别的先不说了,就说一个威望极高,同时拥有极大决策权的人吧……
这个人,名字叫做宋忠。
咳,这个名字确实不怎么好。
但问题在于,名字之类的东西,那都是虚的。
什么是实?
宋忠有个儿子宋良,原本历史上关羽南方掀起襄樊之战时,卷入了魏讽造反案。
他有四个知名徒弟。
王肃(王司徒之子),魏卫将军。
尹默,蜀谏议大夫。
李撰,历任蜀汉三郡太守、阿斗老师之一。
潘濬,这个就不用说了…毕竟在历史上,他确实投降了孙权,但那不是没奈何吗?
毕竟,世上如廖化(诈死而归)一般实心眼的,终归是少数。
当然了,就算是潘濬后来投降了,但早期帮着刘备梳理荆州的功劳,那也是不可磨灭的。
言归正传。
看到了吧?
宋忠的四个徒弟当中,除了世间奇人王司徒的儿子之外,几乎都投了蜀汉,而且……皆是立下过大功的!
他的儿子宋良,甚至还是冀州响应魏讽造反的主要人物之一。
除此之外,宋忠还是刘备能逃脱樊城的主要助力……羽获宋忠,方知刘琮已降。
真以为刘备在荆州的七年时间里,一点事都没有干吗?
若真什么事都没有做,历史上潘濬又怎么可能会来投?伊籍、霍峻、邓芝、张存……等一系列的人,怎么就突然变成蜀臣了?
没错,刘备在荆州的这些年里,表面上确实没有做过什么事。
但这并不代表刘备没有收拢人心!
就算别的都不说,便仅仅是宋忠这样的大儒,也绝不是一个两个那么简单的了。
结合这些之后,再看上面的问题,是不是就豁然开朗了?
没错,亲近刘备的人,早就已经结成了派系。
所以这些亲近刘备的人,就算是曹操想动,也得先考虑考虑会造成的政治影响。
当然了,带兵之人显然不能算在其中。
因为带兵之人,要么如霍峻一般早就跟刘备跑了,要么就是彻底转变了心思……
不然的话,他们也活不到今天。
不过这是另外一种情况,这里只论及县令、长、丞、尉这一级的,情况自然也就有所变化了。
他们一来不带兵。
二来大多都在本地有着极大影响力、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