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了!”
小妹乖巧的坐在炕上,拉着赵毅的手不断絮叨这自己这几日昏睡期间的琐事,赵毅打量着四周,一间低矮的土房,墙壁斑驳,屋内也仅有几件老旧物件家具,身上盖着的棉被也是破旧不堪,上面满是缝补的痕迹。
不多时,屋门推开,赵妈端着热气腾腾的瓷碗走进屋里,“小妹,你哥刚醒,别打扰你哥,过来!”
“给,快吃吧!”
赵毅接过瓷碗,看着满满的一碗白面面条,上面还打了一颗蛋,香味扑鼻。
“看什么,刚不还喊饿吗,还不赶紧趁热吃了!”
赵毅看着坐在炕沿上的母亲还有爷奶,还有乖巧的靠在母亲怀里的妹妹,端起瓷碗大口吃了起来。
梳理了记忆的赵毅清楚,这个年代里吃饱都是问题,何况是这样一碗白面条,但是看着几人关怀的目光,还是吃了个干干净净。
“好!”,看着赵毅将一碗面条连汤带水吃干净,坐在炕沿的赵老爷子在鞋底磕了磕旱烟锅。
沟壑的苍老面颊上漏出宽慰的笑容,“能吃就是见好了!”
“行了,吃了就盖好被子,在睡上一觉,在好好的发上一身汗!”
几人退出了屋子,赵毅躺在炕上,脑海里疲惫感与脑海里交缠的记忆袭来,不多时就昏昏沉沉,恍惚间好像看到了一道光亮。
不知什么时候,听着隔壁屋传来的交谈声,挣扎着起身,穿上衣服推开屋门。
两道身影从侧房窜出,看着站在门外的赵毅满是惊喜,“哥,你醒了,我刚才还听爷奶说你醒了那,想去看你,妈说怕我吵着你不让我去!”
赵毅上前拍了拍对方的肩膀,跟着进了侧房,昏暗的烛台下,一家人都在,老爷子坐在炕上抽着旱烟,奶奶则是凑着油灯纳着鞋垫,母亲在灶上忙活着。
农村的锅灶为了节省柴火,也为了暖炕,很多都是和土炕盘在一起。
赵家一家八口人,老爷子两口子都是七十来岁,身子骨还算英朗,下面养育了两子一女,老大就是赵毅父亲赵海,农村讲究长子养老送终,所以一直和长子赵海过,未曾分家。
自己这身父亲养育了三子一女,自己是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八岁叫赵恒,一个六岁叫赵瑜,妹妹5岁叫赵玥。
蹲坐在地上的赵海手里拿着旱烟锅,看着走进来的赵毅,黝黑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举着烟锅的手松了下来,弯曲紧绷的后背也舒缓了许多。
“爷,奶,爹,娘!”
“混小子,谁让你上山上下套子去的,这时节,外面滴水成冰的,谁敢去山上待一天下套子,你个混小子是不要命了?”
看着蹲在地上发脾气的赵海,赵毅也值得安静的听着,自己以后就是对方的儿子,被骂几句也没什么。
“怎么,说错了你了?”
看着老爹板着的脸,赵毅连忙开口:“没,爹你说的对,我下次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