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县寺命令紧急,明日一早就要出发,刘祈并没有打算庆祝。
但当刘祈忙碌大半天,与许案一道返回家院时,发现内外热闹无比。
来者无不手持礼物,或布匹,或农产。
从兄刘直,从嫂杜氏,还有二弟刘纪,妹妹刘幼娘,且与家中交好的许案父母兄嫂,以及一些邻里,都在招呼着。
常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便是一个小小的亭长,即令这么多人看重。
足可见之,古往今来,为官为吏,方是追索之道。
“大郎回来了!”
“唤何大郎?妇道人家,要叫亭长!”
“什么亭长,大郎就是大郎,那可是老妇人从小看着长大的!”
“是大兄,大兄回来啦!”
……
邻里间,时隔半日,再度见到刘祈,竟多了几分敬畏。
唯刘幼娘这等亲兄妹,一如既往。
望向来众,刘祈早失了白日在集镇的锋芒毕露,重新变成了邻居家的阳光大男孩。
与前来道贺之人,频频行礼。
家宅内,不需他亲自下手,已有亲友做好菜食,招待来客。
夜色渐深,来客陆续散去,望着满屋物品,其中价值,竟比他卖地还要多些。
兄妹三人蹲守于前,难得休息。
刘纪忘了眼自家大兄,试探道:“大兄,你当下已为亭长,可是将乡勇民夫,带往县中交接,便会回来?
不会离家太长吧?”
刘幼娘早靠在刘祈身边,小脑袋枕在他的大腿上,一双灵动大眼,听到二兄刘纪所言,眨了眨,摇曳着刘祈胳膊道:“真的吗?
大兄可要快快回来,幼年最喜欢吃大兄做的炒饭了!”
听着这一世的兄妹念叨,刘祈内心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