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页

哀江南 虚海 2149 字 2022-10-18

千辛万苦地回到家里,哥哥也没有回来的迹象,藤大纳言给自己换了一套衣服,卷起竹帘,将那只面具铺到外面的箦子上。坐下来任晚风吹着,不禁想起来很多事情。搬到西之对来后,哥哥原来的家具都维持原样,唯一带过来的只有一只中国式的双层柜。很多家具在自己成年时都换了新的,大概是觉得再这样放下去很不吉利。母亲生前所能留下的家具,也就是这么一只柜子。里面放着小时候玩的双六,丝线编织的装饰性的鞠,五月五用过的长命缕,一盒贝合,以前的日记,还有一些已经没有味道的香球。

将柜门打开来,有大卷纸放在最上面一层的小筥上,纸也有些潮,有的地方也黄了,还有很多完全没有用过。那卷纸的最上面几层,用饭粒糊着一根两端黑色中间黄色的羽毛。羽毛的一旁,贴着一朵干的樱花,樱花上本来书写着非常精妙的蝇头小字,可那花瓣枯黄后,字迹也就看不清楚了。

到这个年纪,对以前的哥哥的回忆,大部分想不起来。有些则不愿意去想,就算想起来了,也没什么感触。唯独关于这根羽毛的记忆,像蔷薇那样,总是鲜明地开在心里。沿着这唯一的线索,许多许多的以前的事,也会被带到眼前。

哥哥在最漂亮的时候,是大家的哥哥。

他说着,“早上好啊。”纵使脸上没有带笑,可能气色也不好。偏偏周遭的空气都像是会笑似的,被问候了的命妇、使女乃至洗厕人,都会报以尽可能漂亮的笑容。那么这时候非常腼腆的哥哥,也禁不住会跟着笑。

每天家里固定吃的两顿饭,有时是三顿。准备菜肴的时候,哥哥都会去厨房里提前看一下,在自己看来,倒并非是关心下人。只是他的性格非常小心,整天有一些焦虑的感觉,所以关乎“食”这件大事,一定要亲自确认才会安心。

就那样子去巡视,再回来,未免有些不近人情。哥哥因为不好意思,会对佣人们说“好了吗?”或是“完成的就一起端出来”的话。于是久而久之,哥哥的名讳都成了“体贴”的别称。

要是在家里举办歌会、酒会或者佛会,那可真是了不得的事。哥哥在那种时候,全然无法休息,人站在主殿的大厅里,从早指挥到晚,比耕牛还要辛苦。父亲只是说,“爱做这种事,倒是很好的。”兴许害怕在人前闹出纰漏,在宴会上的哥哥倒不去争当一个司仪。有时候父亲叫他吟歌或者献艺,他都十分的为难。

但是有一件事情,却很出乎全家人意料的,哥哥喝酒很厉害。一开始父亲抱着玩笑的态度,给哥哥喝上那么一点,久而久之就会发现,哥哥喝多少也没有关系,实在很惊奇。有爱喝酒的亲戚,装作酒鬼来家里闹事的,或者来讨酒喝。只要派哥哥出马,也只有老老实实离开的份。以前在上皇举办的宴席上,哥哥以一己之力,喝得所有殿上人都酩酊大醉,还很从容的样子,自己实在是羡慕得不得了。可自己去喝的话,三两口就觉得难受了,以后也不大敢碰这一类的饮料。

哥哥到了上学的年纪,呆在家里的时间大大的减少。好不容易下学回到家里,也只是关在房间里,一个人读著书。设若自己前去寻找,还要遭受父母的责骂。哥哥加冠的那年,听家里的侍女说,“这个年纪的孩子居然能够到御前给皇帝陛下讲课。就算我说给自己家里人听,也会觉得无法相信。”父亲在那两天十分高兴,还把唐国舶来的一只金子做的小鹤送给自己,大概就是这种原因。

母亲尤其喜欢说的,便是”你哥哥做得多好”,“正信学这个的时候”的话。哥哥的完美,倘若没有伴随比较这个概念,这样快乐的日子也许不会有尽头。可“比较”这一至恶的发明,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与自己息息相关。

哥哥上学时,据说很讨老师的喜欢。有一回哥哥在家中周旋不停的样子,为自己所见,出于好奇,便躲在一旁,看到哥哥偷偷地把父亲送给他的唐墨,藏到衣服里,一路带到学校。大概就是送给了那个老师。

这件事给自己的印象也非常深刻,看似真情实意的哥哥,以小心谨慎的处事原则,圆滑地活着。大家眼里的真诚,正是哥哥的伪善。

有一年的春天,自己在寝室门口的一丛桔梗中,发现一只翅膀有点金色的小鸟。那时候全无雏鸟概念的自己,来到那小鸟面前,小鸟也不飞走,就欢喜地将它捧到手里,带回房间。心里一面害怕这小鸟会饿死,一面生怕说给其他人听了,模仿着“忠赖夫人”把这鸟儿夺走。等到了中午,就悄悄跑到厨房里找米。回房间的时候,正打算喂那小鸟呢,哥哥乍然在身后问,“在做什么呢?”把自己吓得心脏几乎跳出来了。原来哥哥刚才就一直跟着自己呢,这也是很讨厌的!

“是在喂什么动物呢?又把小鸡小鸭藏在家里了吧?”哥哥这样问。自己就把小鸟攥在手里,怎么样也不想让哥哥知道。结果那小鸟挣扎起来,“啾啾”地凌厉地叫唤。实在是招恨死了,几乎就想把它直接塞进内衣里,结果还是给哥哥看见了。

“这是金翅雀呐,快给我吧,几乎要被你攥死了。”

自己有点生气地说,“唯独你,我是不愿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