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页

当天,慕绾绾便将几人聚在了一起。

高斌脑袋活络,是个做生意的料,上次乔明景同他说了要带他一起做生意后,这些天他地也没下,就跟着乔明景跑前跑后,尽心尽力的学着。

下河村里的人可都不傻,如今谁不知道,乔家二房和三房的人带着乔明景做生意挣了不少的钱,且不说院子里那些数不清的大坛子腌制了多少泡菜,明眼人看着就惹眼。就说别的,乔家三房住着的院子多少年没修葺过了,慕绾绾嫁了过来开始做起买卖后,就看着他们家修了房子,又修了屋子里的那片地,如今还买了骡车!

到底乡下人对银钱的执着是超乎想象的,一传十十传百,谁不想要分一杯羹?

无奈的是,也有那妇人们借着在乔家二房里切胡瓜萝卜的时候偷偷学着,可不知为何,她们做出来的泡菜味道就是不如乔家做的,拿出去卖没人买。

这个来钱的买卖,乔家是做得稳稳当当的!

因此,村子里的人谁不蠢蠢欲动,可人家也不蠢,平白无故的会告诉你这个来钱的路子吗?也有人想拿捏着身份让乔家人带着一起,可还没开这个口,就被乔族长挡了回去。

乔族长的理由很简单,乔家要供着两个孩子在镇上念书,那两个孩子读书勤勉,是下河村的希望,谁都别想坏了规矩。

明里族长这般说了,大家心里盘桓着念头。村子里要是出了举人,有功名在身,就可以享受免收赋税的好待遇。乡下人祖祖辈辈都在地里刨食,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也赚不来几个钱,地里得来的交了税子就只够自家吃,要是能免,当真是惠及子孙的好消息。因此,这事儿还真压住了。然而,另一边来说,乔家那两孩子都不过半大年纪,中举只怕也得熬一些念头,比起未来虚无缥缈的希望,眼下白花花的银子却是真真正正看得见的实惠。

明面上大家不能眼红,背地里,却都暗暗希望能沾上一点荤腥。

可惜乔家没有人是傻子。

乔家二房的两口子不是,新娶进门来的孙媳妇更不是。就瞧着那慕氏变着花样的折腾,日子越来越旺,人家那脑袋瓜就不可能受旁人随意摆布。

也是因为这些复杂的原因,高斌和乔西子对于能跟着乔家人一起做生意的机会是十分珍惜的。

尤其是高斌。

在下河村这个地方住着上百户人家,以乔姓、陈姓和聂姓以及刘姓为大姓,聚居着其他一些杂姓。高家就属于杂姓的人家,像这些杂姓的平日里在村子里生活,难免会因为人头、势力的不足落于下风。杂姓人家日子艰难,比起这几个大姓来说更为捉襟见肘。高斌只母亲健在,父亲早早就去世,母亲拉扯他们两兄妹长大,明明不过四十出头,已然苍老得如同五六十岁。

这次高斌得了乔明景帮扶一起做生意,临出门时,高母就千叮咛万嘱咐:“儿啊,你跟明景打小要好,他帮着你,你也不要以为是应该的。他没带家族里的人独独带了人,别人少不得要说他闲话,你可得心里记着这情谊,凡事多做一点,手脚勤快些,别让明景为难。”

乔明景带了他,就跟带个徒弟一般,事无巨细都交代清楚,教他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