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林则惜捏着拳头:“我得做个人!”
否则多丢脸啊,一个号舍就他一个人没考上,这让大家怎么看他呢?
于是,林则惜当真回去临时抱佛脚了,他逮着丁宝林问了半晌,最后还是抓着乔明渊,让他说一说自己的答题思路。
乔明渊就说了一些技巧:“马太良出题一向中规中矩,你答题时,要尽量往大方向靠,写得稳重,有大气,就不会太差。”
“你怎知道这些?”林则惜惊讶。
乔明渊笑道:“我年前不是借了平遥府的考录回家去看吗,我从里面研究出来的。”
其实每一个考官都有自己的出题风格,只要你掌握了这种出题风格,你就不会觉得他的题目难以想象,左右四书五经就那么点内容,万变不离其宗。至于考官喜欢什么样的文章,也可以顺便推知一二,像马太良这样中规中矩的,他定然不喜欢欢脱的行文,所以,你的文章一定要有逻辑,要层层递进,要从浅入深,要写得有高度有立场,这样,准成。
林则惜听得咋舌,连带着沈秋池和董路的眼睛都跟着发亮。
董路笑道:“明渊你小子,当真是有一手,早知道我也跟你一起看那考录了!”
“你看那些没用!”乔明渊嘻嘻一笑:“你没我聪明,你看不出门道来。我这也是看了,自己去试了一场才敢肯定,否则我也不能跟你们说,万一你们听了我的不中,我岂不是害了你们?”
“行,好兄弟!”
几人皆是欢喜。
“你给你那堂兄弟说了这些没?”林则惜忽然问。
乔明渊摇摇头:“他不需要听我说这些。”
“别说,那小子不知天高地厚,让他吃苦头去吧。”林则惜哼哼唧唧的说:“我看他现在在外圈四十八位,你瞧着,我非把他挤下来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