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页

挂功名旗那一日,几乎是全下河村的人都来围观了,乔族长和乔明渊在功名旗下摆了祭台,祭祀之后,由乔明渊亲手题了功名旗,上书一行龙飞凤舞的红漆大字:“天启六年庚子科乡试,中第一名解元乔明渊。庚子六年,秋立。”

升了旗后,遥遥就能看见那上面朱红的大字,不识字的人自看不懂写的是什么,但瞧着就很漂亮、有气势。

看得懂的无不充满了讶然和敬佩,知道这是下河村出了举人老爷,且还是几千人里的第一名,加上挂旗那日下河村号角声鸣,这么大动静早就一传十十传百的传了出去,为了这根功名旗,每日里前来族学瞻仰的读书人极多。

乔家人从未感受过的荣耀在心头升起,竟也盼着自家能有人赶上乔明渊的步子,做个出息人。

为了这个,可谓是上上下下团结一心。

从村里到族学的路不好走,等功名旗立下之后,乔族长号召着全村的青年男丁出了把力气,将村路扩宽了一些,又修整平齐。

不过短短两个月,再进下河村,竟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一眼看去,最醒目的就是乔家祠堂旁边那气派的青砖瓦房,里面的读书声永远能吸引人驻足长听,来来往往的人们脸上挂着欢喜的笑,透着知足常乐的气息。

不一样了!

真的不一样了!

如今下河村的人走出去,十里八村的谈资都是乔家人,旁人听说来人是下河村的都侧目,若是姓乔的,谁都高看一眼,请坐上席,原来嫌他们穷酸的亲戚现在不嫌了,紧紧挨着,求他们讲一讲下河村的事情,或是哀哀恳求想让自家娃儿挂在名下,送到乔家族学沾个光。

若有亲戚朋友到下河村来,乔家的族学和那高高的功名旗成了必须参观的旅游景点,大家在族学外绕一圈看看,到功名旗下站站摸摸,想沾上解元老爷的好运气,人来人往热闹不说,都觉得脸上极其有光。

最让村民们高兴的还要数田税的降低,庄稼人一年到头都指望着地里的收成,从前交四成给朝廷,现在交两成给族学,族学还用在自己子孙身上,村民们提起这个就乐开了花,脸都差点笑烂那种。

按照大盛的律令,一个举人可以免田税五百亩,乔家上上下下合族的人加起来才二百三十亩地,乔明渊庇护他们绰绰有余。外姓人没这个待遇,他们该交多少还得交多少,能不羡慕乔家的人如今过上了好日子?

总之,里子面子全乎了!

甚至都有人感激到想给乔明渊两口子建功德碑,放祠堂供奉的地步,可见他们如今得了多少好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