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卫太后和别家未必愿意让中宫皇后生下这个孩子,若时间提前五年,谁都会从中下绊子,可现在呢?
大皇子二十三岁,二皇子二十二岁,最小的七皇子也已经十七岁,这时候皇后再添个襁褓婴儿,等婴儿长到能跟他的兄长们抗衡的时候,说不定兄长已经是皇帝了。
最大的影响,不外乎是朝廷会为了立嫡立长争论不休而已。
若几个兄长宽容一些,对中宫嫡子置之不理,只做个贤能人给帝王朝臣看,压根没嫡子的什么事儿;就怕那几个兄长想不开,非得跟嫡子叫板,朝廷多半要乱。
大家现在担心的也是这个。
“只要几个皇子按捺住不对嫡子出手,宫里不起波澜,事情还能平稳发展。”沈秋池叹了口气,忽然压低了声音说:“怕就怕……我听说,大皇子性情虽不错,但早年受些蹉跎,心胸有些狭隘。养子跟亲儿子,我怕他会走上歪路。”
第299章 买个宅院
“现在说这些都还太早,万一皇后生了个公主呢?”乔明渊笑。
若是生个公主,天下太平。
沈秋池点点头,片刻后失笑:“咱们还真是先吃萝卜淡操心,你如今还未入仕,我不过区区七品编修,只要身正不结党,将来效忠哪个皇帝都是一样的。”
乔明渊点点头,是这个道理,但眼下的事情恐怕不是沈秋池想的那么简单。
他抬眼看沈秋池:“你不结党,你岳丈大人呢?”
“你说谢大人?谢大人现在是二品户部尚书,那个位置要紧,他平日里谨小慎微,没听说跟谁往来过密。朝中阁老们明里暗里没少站队,他似乎不是谈阁老那一边的,也不是高阁老那一边的,至于黎阁老跟他关系一般,应不是同类。”沈秋池蹙眉:“朝中其他阁老都以这三人为首,更别说其他朝廷命官。我和老师金榜题名时拜座师,那时候便瞅着很多人向这三位投了拜帖示好。”
“你投了哪位座下?”乔明渊听到这里来了些兴趣。
沈秋池笑道:“老师说,若是不投,多半走不顺路。通山书院在朝中的官员众多,自成一派,原可不必投谁的帖。只是我年轻,将来仕途还很长,不能总闲散着。老师不想拼,他得人点拨,给我指了路。杨阁老如今年岁大了,在内阁待不了几年,投他座下干系不大,我便投了他的帖。董路也是投的杨阁老的座下。”
几人几番对答,乔明渊已将朝廷的形势基本了解了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