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是这封认罪书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天启帝却迟迟没下决议。
就在这时,卫轻轩又带着勤龙杖进了一次宫。他上一次带着勤龙杖入宫,科举舞弊案浮出水面,这一次动作自然不小。
因为他给天启帝又送了一回福利。
当年慕家那出冤案,慕家蒙冤不假,先帝也是被蒙蔽的受害人。事情的起因不单单是苏悉跟慕青易的私人过节,再是私人恩怨,两人同在一个衙门也处了快十年,从前不动手,后来动手的时机未免太巧合。他们不过都是先帝后宫妃嫔争宠的棋子而已。跟天启帝不一样的是,先帝的后宫非常热闹,除了皇后之外,宫里还杵着许多宫妃,后宫的编制险些给占了个全。
女人一多是非就多,平雍二十八年,先帝纳了慕青易的堂妹入宫,封为熙嫔。
熙嫔年十九,性子活泼,先帝对她极为宠爱,说是专房专宠都不为过。到平雍三十七年,九年时间,熙嫔为天启帝生了四个孩子,其中有三个皇子,她自己的位分也从熙嫔一路攀升,被先帝封为庆妃。
庆妃如此得先帝宠爱,引起了宫里其他女人的不满,位于四妃之首的德妃对她最看不过眼。德妃出自黎家,宫里熬了二十二年,才被先帝封妃,让这么个脸嫩的骑在头上,不过几年就跟她平起平坐,心里气愤,压根咽不下这口气。
然而彼时先帝对庆妃宠爱的程度,超乎众人想象,半截身体入了土的先帝,甚至亲自给庆妃选了皇陵宫室,将他陵寝里最好风水的那一间留给了庆妃。
当时多少人都在说,要不是太子当得稳妥,保不齐先帝不会犯糊涂,让庆妃年幼的儿子做太子。
盛宠不衰,要扳倒庆妃,想让她被先帝厌恶已经不可能。
后宫里的女人日子太闲,多的是时间琢磨怎么害一个人,庆妃在朝中的仰仗便是兄长慕青易,只要慕家倒了,且是因不可原谅的大罪倒下,哪怕先帝再宠爱庆妃,都不能不顾及前朝的压力。只要庆妃无宠,何愁灭不了这女人?
于是,德妃亲手策划,就有了苏悉密告慕青易窝藏叛臣岳继光的诗集,意图谋反的事情。
确也如同德妃所料,慕青易被定罪之后,庆妃失了仰仗,为了安抚前朝,先帝不得不降了她的位分。她的四个子女被宫中无后的妃嫔瓜分,无一挂她的名下。庆妃被禁足宫中,不到半年郁郁而终。而她死后没多久,先帝伤心过度,跟着在平雍三十八年薨逝。
时隔十五年后,随着黎文希倒台,苏悉亲笔上述认罪,这桩冤案终于浮出水面。
要查证当年的事情,光凭苏悉的认罪书不足以形成铁证,好在先帝逝去后,天启帝对他那些还活着的宫妃很好,都养在西宫里安安逸逸的做太妃。德太妃因为仰仗自己的兄长黎文希,一直活得滋润,她身边的人也长命着,慎刑司将人拖去审讯,不到半日,全招了。
不单单是招了这一出,连着从前陷害先帝那些子嗣的事情都一并招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