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页

他们不太乐意搅和到朝政纷争里面,都想着保家卫国,只要乔明渊不是叛国,他想干什么,这些将领们都是放任自流的。

文官里倒有人想搞事情,不过天高皇帝远,在西北是武将当家,真正能做主的文官没两个,他们送出去的奏章通常是走不出管辖地带的。

偶尔能送出去一两个,但送出去的奏章大多如泥石入海,一去无踪迹。

乔明渊暗暗揣测过,可能这是谈敬的手笔。毕竟开了丝绸之路这条线后,谈家因此得的利益光去年就是上百万,一年百万,堆起来得有一座山那么高。

谈敬老奸巨猾,送上门的肥肉不吃白不吃,不但要吃,还不会允许别人跟他瓜分跟他抢。想让他吃都吃不到,他能忍?

从去年年底开始,周边平阳关和陈明关接连换了几个文官,乔明渊便肯定了心中的想法。背后有人好办事,乔明渊是深刻的感受到了权利和金钱带来的好处。

也是因此,他知道了谈敬站了他的这边。

有人站位,他办事越发无所畏惧。

去年肖勇弹劾了他三次,两次的折子是被军中扣下了,还有一次送了出去,不过没送到京城,而是拐了一个弯儿,送到了他的手里。

老有人盯着自己,干起事情来束手束脚,乔明渊早就看那肖勇不顺眼,这次又被聂光磊提起来,他想了想,问:“你跟陈将军熟悉吗?找个时间,咱们到陈明关找陈将军喝个茶。”

“成。”聂光磊一口答应。

时间很快定了。

到了约定这一日,乔明渊跟聂光磊骑马去了陈明关。从箕陵城到陈明关,骑马一个时辰可到,到了地方还是早晨,聂光磊报了名号,有士兵去通传,不多时陈智同派了个亲卫来接两人。

两人穿过军营,一路到了军帐,陈智同忙起身来迎。

陈智同今年四十多岁,常年行军打仗,皮肤粗糙,身材格外魁梧,往那门口一张像一座山一样。

他见着乔明渊就迎了上来:“乔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