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页

说着话题又转到村子里的族学来。

族学在天启七年成立,如今也有十年了。十年间,村子里无数的孩子来了一拨又走了一拨,族学不用给束脩,几乎下河村所有人家的孩子都去上了学。给先生的工钱高,族学的门槛也高,乔家族学的教授先生水平都不低。

如此十年间,族学里出了十来个秀才。

不过举人目前还没有,读得最好的也要明年才能下场。

一顿饭下来,慕绾绾基本已经将村子里这些年来的变化都摸了个清楚。小到哪家生了几个儿子几个女儿,大到村子里的大事,几乎都了解了一遍。

乔明渊也是。

男人们倒不爱说家长里短,但无奈乔明渊离开太久,大家都想将自家的事情和别家的事情唠嗑给他听。乔明渊不会扫了大家的兴致,一一听完了。等酒席散了,他还专门将那些新晋的秀才公叫到了跟前来。都是他兄弟辈分或者侄儿辈分的,站成一排,他考较了一番这些秀才的功课,对他们有个大概的了解。之后又针对每个人的问题给了建议。

乔明渊是村子里走出来的唯一一个进士,且还是六元及第的风光,这些秀才们都规规矩矩的认真听着。

听完之后,均感觉受益匪浅。

等所有人都见完了也聊完了,夜都已经深了。乡下人睡得都早,个个撑着困倦陪了许久,最后还是乔老族长说:“明渊他们一路过来辛苦得很,这时候都累了。他们明儿又不走,还要在村子里呆几天,有什么话明儿再说吧。”

大家才慢慢的散了。

走的时候还听见他们在说,到底是不一样了,瞧着乔明渊一家子的变化,都恍惚得很,有个读书人帮着改换门庭到底重要啊!

次日一早,乔老族长带着乔明渊一行人去了乔老爷子和白氏的坟前。

这些年他们不在,乔老爷子和白氏、颜氏的坟是乔老族长家帮着打理的,坟头上的青草整理过,看着不荒凉。

不过按照时下的规矩,立碑要去世三年,结果乔老爷子去世第三年的时候乔明渊已经上了京城,碑是乔家二房和四房立的,乔明渊还是第一次见到修好的乔老爷子的坟。他跪着磕头时,心中无比复杂。

他说:“阿爷,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