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盛朝最富权势的两个人在一来一往中,敲定了他们的下一桩买卖。谈敬回到府上继续商量如何阻碍天启帝推行军政,高元潼喊了手下的人,也开始积极想法子,至少不能让天启帝成功的将所有新政推行下去。同时,他们在御史台都有人,常规套路嘛,继续弹劾乔明渊。这一次弹劾什么呢,乔明渊无甚污点,不是还有个做买卖的妻子吗?
他们就不信了,乔明渊做着大官,就不给他媳妇行个方便?
管他有没有证据,先弹劾了再说!
天启十七年五月,历史上注定是要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打乔明渊提出新军政,朝中吵闹成了一团,谈敬一派力争改革不利于朝廷政务推行,新政加剧朝臣分化,不利于兵部统辖、上下一体。跟谈敬不对付的高元潼也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乔明渊的新政缺乏实证,仅凭西北一地做此推论,难以适应各地实情,恐推行之后会引起各地混乱。而且,一应改革带来的机构变化,势必会增加朝廷开支,国库财政困难,无异于雪上加霜。
天启帝在龙椅上差点笑出声来。
工部说户部事,越俎代庖还能理直气壮,高元潼真不愧是第一人啊!
他看向谢允:“谢阁老,你什么时候跟高阁老换的岗,朕不记得下过这样的圣旨啊!”
谢允冷笑:“许是高阁老的工部太闲,闲来无事,高阁老到我户部任了职务。”
高元潼面无表情。
谈敬道:“高阁老所言有礼,国库空虚不是一两日,如今刚打完西北战事,百废待兴,重建便需极多银钱。东边倭寇频繁滋扰,打一次仗,光一艘战船便耗费数十万白银。南部南夷狡猾,每年拨给晏家军的伤药费都得几十万,哪里不是要用钱的地方。陛下,新政推行后,机构增多,朝廷养着那么多人实属不必要。”
他甚至还说:“若是晚几年再议此事,时机成熟,臣以为尚有推行条件。”
“晚几年?”天启帝挑眉。
高元潼点头:“不错!如今西北商贸发达,再晚几年,国库充盈,再谋改革不伤根本,臣以为可行。”
天启帝的手握住龙椅的扶手,指节泛白。
晚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