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朕的朝堂,这是朕的国事!”
“朕要推行新政,一群还没入仕的忙着指手画脚,难道朕要如何坐稳皇位要他们一群纸上谈兵的来教不成?”
集英殿里一片死寂。
谈敬不再吭声了,高元潼也不再说话,两人眼神交汇又分开。
闹吧,倔吧,这事儿总归要闹大了才好。
高元潼道:“陛下执意要推行新政,臣等当为陛下分忧,新政如何推行暂且稍后再议,当务之急是河西考生罢考一事。陛下,河西考生罢考要如何处理,是往后推迟,还是暂不处理?”
暂不处理?
那一群读书人能将天启帝骂到退位!
天启帝心知肚明,目光在集英殿的老臣们脸上划过,最后落在乔明渊身上。
他的心腹中,慕青易、陆纡、谢允等都是能办大事、善于调控平衡的人,然而最能办实事,且能把实事办到他心窝窝里的只有乔明渊一人。他自然而然的开口:“乔爱卿,河西考生罢考,辛苦你走一趟河西。”
“是,臣领命!”
君臣之间的默契,让乔明渊都懒得问天启帝想要他做什么。
天启帝一个眼神过去,他便懂了。
陛下不止是想要河西考生罢考一事完美解决,还要他趁机解决新政推行的阻力。毕竟考生罢考的源头便是新政。
如此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乔明渊已经飞快的在心里琢磨了一套办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