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页

李承宣说的是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这句话。

然后宋瑾宁立刻就想到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

不由的有些动容。

她对于干政, 以此为自己和娘家人谋得权势或富贵这种事是不感兴趣的,不过若是能为那些灾民, 又或是天下间的百姓做一两件实事,也算是不枉做了这皇后一遭。

因为皇后身为一国之母, 日常一应所需原就是天下万民供养所来。

她得到了这样大的好处, 原就该回馈一二的。

就没有再说拒绝的话, 而是蹙起眉头细细的思索起来。

宋瑾宁本人并没有治理国家的才能,但是得益于上辈子看过的那些书,电视剧, 诸如各种讲坛之类的综艺,以及网络上有关其他国家局势的分析,种种信息糅合在一起,给李承宣出出主意应该勉强还是可以的。

首先就是灾民之事。

所谓万物生长,各自有时, 既然现今农时已过, 即便勉强将那些农作物种下去只怕到时也没有收获。后期如何安置灾民确实是件令人棘手的事。

总不能朝廷一直拨钱粮直至下一个农时,那样多少钱粮都不够用。

但如若不拨, 只怕灾民就会闹事

所以宋瑾宁还是很赞同李承宣的那句话的, 不能让灾民太闲。

“南方之地向来盛产丝绸, 陛下有没有想过增加织机?”

“织机一旦增加,所需劳工自然就会增加。且不但如此, 届时养蚕的人,栽种桑树的人也会相应增加,到时岂不是可以增加很多就业岗位出来?”

话说的太顺口, 连就业岗位这样现代的词语都说出来了。知道李承宣不明白,又解释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