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页

一家四口挤在同一辆马车内也不显得拥挤,姜良缘直接挨着元夫人坐,两人嘀嘀咕咕小声说话,并不是很想带两个男人一起的样子,让锦绣觉和元老爷觉得自己被针对了。

于是锦绣故意亲亲热热的凑在元老爷身边,抱着他的胳膊道:“爹,您和娘这把年纪了,在家好好呆着享福不好吗?非要四处奔波,扔下家里一大摊子事儿,凭白让人担心。”

元老爷没好气道:“我这还不是放心不下你个小兔崽子,要不是看你信里说的可怜,你以为我和你娘想折腾自己呢?在家里逗逗你姐姐家的孩子不好吗?”

锦绣可不想在这个话题上继续攀扯下去,明明是这老两口非要跟着儿子儿媳过日子,明示暗示了许多次,让他主动开口接两人过来团聚,到了跟前,还得他扛下一切。

于是锦绣轻轻揭开车帘一角,让元老爷往外看。

此时的明安府风貌,与锦绣一开始来的时候千差万别。

想当初,这可是个在所有朝中大臣眼中,货真价实的穷山恶水之地,别说城外了,单就城内,只要稍微偏僻点儿的地方,随地大小便都是常事。

想后世还有段时间,正在建设的城中村内,到处贴着类似于“随地大小便,罚款两百元”,“随地大小便,畜生不如”之类的标语。

好歹那时候已经全面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国人基本全部识字且整体素质开始全面提升,这种事都屡禁不止。

何况现在读书人少得可怜的年代呢?搞些标语贴在街上,就跟抛媚眼给瞎子看一样,都是白费功夫。

瞧瞧现在,看看元老爷惊讶的小眼睛都睁圆了,就知道府城内的变化有多大。

元老爷感受身下马车平稳的好似没遇到丝毫阻碍物的前行,让人舒服的想在马车上睡一觉。

在看看道路上被人打扫的干干净净,路两边还栽上了大小整齐的李子树,目测每隔三尺的距离,就有一棵树,每棵树间的距离,都十分均匀,看着就让人舒心。

马车行了一段距离,偶尔能看见一个巨大的牌子,上面写写画画,大多是些街道名字,牌子下还有整齐的长凳,看材质,好似和路面是同一类。

那牌子每隔一段路就有一个,不少人拎着行李等在牌子下,有时碰巧,元老爷还看到有辆简单的牛车停下,等在路边的人给车夫身旁放的盒子里塞了一捆绿油油的蔬菜,熟练的爬上了牛车。

还有人往盒子里塞铜板儿,塞鸡蛋的,简直五花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