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页

客人们来来往往,不一会儿,那些提早来了明安府等着正日子的人逐一登场。

最先来的是京城的将军府。

作为锦绣的岳家,姜良缘的娘家,元家大少爷的舅家,在今天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进门便受到了诸多注视的目光。

之前锦绣在翰林院的同僚们也派人送来了贺礼,还有明南郡王府以及皇上的几个皇子,福王殿下,寿王殿下,安王殿下,康王殿下以及储君太子殿下的贺礼依次被人抬入正厅。

门口的唱礼官唱出一个人的名号和他送来的礼物,在场中人眼睛便不由自主的睁大一分。

不过很快,他们便顾不上惊讶了,情绪从震惊转变为麻木,也只不过前后用了不到一柱香的时间。

厅内窃窃私语声不停,有些知道内情的人便对周围人解释。

“别看元家是千亩地里一根独苗,元老爷只有咱们大人这一个儿子,事实上,元夫人有个内侄姓周名文,据说是和咱们大人从小穿一条裤子长大的。

两人一同进学,同吃同住,关系非比寻常,一般人家的亲兄弟都比不上。

从金榜题名后,大人进了翰林院当差。那位周大人娶了明南郡王府的县主娘娘。如今那夫妻二人在北地当差。

据说那位周大人的亲人只剩下元夫人这一个姑姑在世,是元家将他拉拔大的,虽说不姓元,但和元家的儿子没甚区别。”

这么一说旁人便明白了:“那位周大人和咱们家大人比亲兄弟还要亲上几分。”

这人继续道:“因此京城里那位郡王和咱们家大人的关系非比寻常,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还记得当初那谁家和咱们大人别苗头,后来被大人发配去矿场采石头了吗?那家的倚仗正是明南郡王府后院的一位小妾,谁知道他们家消息不灵通,直接踢到了铁板上。

你说人家郡王能为了后院一个不起眼的小妾,和他亲女婿的兄弟过不去吗?

所以说啊,别看咱们大人表面上低调,实际上人家上面有人呢!”

还有人见了前来贺喜之人道:“咱们大人表面上不留情面的很,其实人家这人际关系真不赖,在翰林院当差不到半年功夫,瞧瞧今儿翰林院官员给千里迢迢送来的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