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之所以迟了几日才将人请入宫中——决心要用的人,当然要查清楚所有的底细才能放心。
这道人是宁阳人士。
提到宁阳,自然就想到了吴家。
但正因此,他从一开始反而就不曾想过此人出现在京城,会是吴家的手笔。
吴家做事向来谨慎,绝不会这般明目张胆的行事。
而结果也正如他所猜测的那样,此人虽是宁阳人士,但与吴家并无牵连。唯一的一次交集,是因此人想要自荐,却被向来清高的吴家人拒之门外。
现下想来,庆明帝不禁有些庆幸。
如此高人,甚至可预测出奉天殿之事,若当真为吴家人所用,麻烦只会更多。
“大师先前的事迹,朕已有耳闻。大师当日独身入夏府,言明邪祟之事,可谓心怀大义,令朕十分钦佩。”
庆明帝道:“眼下恰值玄清殿初建成,朕亦在广纳天下能人异士,不知大师可愿入玄清殿,替朕分忧?”
道人闻言,神态愈发肃然。
“陛下乃难得一见的仁君,若能替陛下分忧,实乃贫道的造化。”
用最正直的模样,说最谄媚的话,这一点他向来擅长。
且吴世孙说了,这位陛下最喜别人夸赞他是一位仁君。
果然,庆明帝听得此言,眼中笑意更浓了几分。
……
转日,早朝之上,庆明帝命人宣了一道封玄清道长为国师的圣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