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至于吧?
虽说事出突然,的确需要时间来细思一二,但他们并非不明事理之人,也不是非得吃硬不吃软的是不是?
所以……倒是先给口软的试试?
直接就来这么硬的,叫他们如何松口交接之事?谁还不是个面子人了?
何必呢?
燕王这事办得实在有失水平了,也不知谁给出的主意!
众臣既是慌张又是无奈。
然而预料中的风波并未到来,镇国公仅带着几名心腹入了行宫,甚至根本就没来见他们。
等了好半日,一打听,说是来接孙女的!
“……”
众大臣大眼瞪小眼。
镇国公的孙女在行宫之中,此事他们昨日已经知晓了,据说早在去年冬月,这位许姑娘便已孤身潜入了京中,燕王秘密来此,说动纪修里应外合……其中种种,大半皆是这小姑娘的部署与谋划。
至于镇国公大军就在五十里外,早在出事那日,他们也已经知道了——
用脑子想想也知道,燕王纵然再如何冒险,却也不可能真正单枪匹马闯进翎山行宫,必是备有后手在的。而佯装溃败分裂的燕军,远在数千里外,一路又有层层阻碍,短时日内不可能赶得过来——
如此之下,最有可能的,便是驻扎在临元的许家军了。
至于为何许家军一路接近翎山,他们竟未曾得到半点消息——这还用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