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女人最好不要得罪,可这不可能啊,从他来执行这个任务,就不可能不与王妃结怨。赵可一时耷拉了脑袋,这可不算是个好差事了。
可圣旨还是要宣,事情还是要办,赵可把圣旨恭敬地递给了黄凝。
这次是真的圣旨,不像上次是封书信。圣旨上说,如果信王不能去京都,黄凝也要去。如果不去就是抗旨不遵,与之前黄家犯下的欺君之罪,两罪并罚,黄家老小一处罚。
赵公公此时递话道:“王妃,皇上还说押回京后,原先该流放的罪加一等,恐性命难保,原先该砍头的,就不得好死,得落个活刮了。”
黄凝全身发抖,厉云的意思是说,小三子要被刮死,母亲与妹妹要砍头。她忽然看向屋门,本能地想跑出去找安信救命。
赵公公看出她意图,又低语道:“王妃可能误会皇上的意思了,不是人押回京后再行刑。皇上的意思不用那么麻烦了,以现在信城里朝廷的人手、身手,想要取三条人命轻轻松松,就连您那绣坊里也早就都是皇上的人了。”
黄凝的腿无比重,重的别说是迈步,就是站着都有些费劲。赵公公适时扶上一把,把黄凝扶到椅子上,嘴上劝道:“您先别慌,皇上也说了,只要您听旨办事,主动回到京都去,那黄家众人的罪不仅免了,老将军也可平反,到时迎接您的就是装饰一新的将军府。黄夫人、小姐少爷也都能重新回府里住了。”
“再说,您跟了我们回去,也不用信王为难了不是,信王不会为了您抗旨,皇上那边自然也不会轻易派兵过来削藩,信王继续做他的王,信城的百姓也可以继续安居乐业。奴才在信城的时间虽不长,但眼见着这里是个好地方,富庶安定,生活安乐,这样的局面能不能保持下去只看王妃您一人的选择了。”
黄凝一直没有说话,全程听完赵可所言,不得不说厉云给的条件太诱人,惩罚也太残酷,可谓冰火两重天。对很多人来说,她的选择一面是天堂一面是地狱,可对黄凝自己来说,哪里有什么天堂,皆是地狱罢了。
原来她的怀疑没有错,绣坊里真的混进了厉云的人。厉云的意思,如果她敢反抗他的旨意,不与他的人回京都,那下一秒,母亲、妹妹、小三子都会死,而且小三子还会死得很惨,死无全尸。
黄凝相信以以前厉云的本事,这些事他就能做成,现在他成了皇上,做此事更是轻轻松松。自己与家人是砧板上待宰的鱼,从厉云登上皇位时开始,她就不该心存幻想的,她早该知道,他是不会放过她的。
如果黄凝只身一人,她可以选择相信安信,如果安信愿拿信城与她共存亡,她也绝不矫情,誓死与他站在一起,并肩作战。
但现在,连让她试探信王的机会厉云都不给,而安信失了这个机会,他同样是连选都没得选。黄凝觉得这样也好,他那样爱民如子的一个人,如果为了她而与朝廷为敌,让信城遭遇战争,想必也是痛苦的吧。
而如果安信没选她,选了他的子民他的城,黄凝也不会怪他,但会失望吧,会让这一年来的幸福生活打了折扣,让这些幸福的记忆蒙上阴影。
所以说,这样也好,根本没给他们选择的机会也挺好的。
赵可觉得自己说得也差不多了,几乎是把皇上给他的信件上的话都说了,可王妃一直没有说话,只白着脸,眼珠滴溜溜地转。